美国留学Waitlist介绍
每年录取季,除了让人狂喜的“Congratulations”和让人心凉的“Thank you”,还有一种让人又哭又笑的结果—Waitlist(候补名单)。
它既代表着希望,也意味着不确定。那么,被放进 Waitlist 该怎么办?
1、什么是 Waitlist?
在美国大学 RD(常规申请)中,结果有三种:
- Accepted(录取)
- Rejected(拒绝)
- Waitlist(候补名单)
** Waitlist ≠ 条件不够, 进入 WL 反而说明你实力被认可,只是暂时没被录取。
2、为什么会被 Waitlist?
1️⃣ 保证入学率
学校无法精准预测最终入学人数,WL 是他们的“候补池”,有人不来,就从这里补人。
2️⃣ 竞争过大
优秀申请者太多,招生官一时难取舍,WL 给了他们缓冲空间。
3️⃣ 资格过高(Overqualified)
学校担心你被更好的学校录取后“放鸽子”,先 WL 等观察。
3、转正几率有多大?
不同学校差异很大,无规律可循
- 可在Common Data Set(C2 栏)查每校的 WL 数据
- 部分学校(如 NYU、耶鲁)不公布转正数据
结论:几率不可预测,取决于当年申请人数、录取率和入学率变化。
4、进入 Waitlist 后怎么做?
1️⃣ 决定是否接受 WL
如果已有更理想 Offer → 可直接 Decline
如果想等转正 → 立即在截止前接受,并保底交一份已录取学校的定金
2️⃣ 查看学校要求
登录 Portal,确认是否可/需提交补充材料或文书,有无“Additional Information”入口。
3️⃣ 递交 LOCI / Love Letter
写一封继续表达兴趣的信(Letter of Continued Interest):
- 感谢:感激学校考虑申请
- 更新:提供最新学业/竞赛/标化成绩等成果
- 表态:重申该校是第一选择
- 匹配:结合对学校的深入研究,说明契合度
- 结尾:再次感谢 + 承诺未来贡献
**不要传递负面情绪,不抱怨、不催促,保持尊重和真诚。
4️⃣ 保持真诚与联系
- 主动联系校友,争取支持信或非正式面试机会
- 在 Love Letter 中提到这些努力
5、注意事项
- 遵守规则:仔细阅读学校 FAQ,明确是否接受额外材料。
- 不要频繁发邮件:避免三天两头催进度,这会留下不佳印象。
- 摆正心态:WL 不是否定,而是“差一点”的机会窗口。等待期间可复盘不足、提升实力。
Waitlist 不意味着失败,而是另一场较量。
保持耐心、展现诚意、积极沟通,才有机会从候补席走向录取榜!愿每位同学都能成功转正,收获梦校 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