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申请必知:SSAT与ISEE深度对比,选对考试助你脱颖而出!
在规划孩子美国高中留学的道路上,SSAT与ISEE这两个考试常常让家长们感到困惑不已。“SSAT和ISEE到底有什么区别?”“它们各自适用于哪些学校?”“孩子该选择哪个考试来准备呢?”别担心,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剖析这两个考试,为大家拨开迷雾,让美高申请之路更加清晰。
考试本质与适用范围
SSAT:北美顶尖中学的“敲门砖”
SSAT(Secondary School Admission Test),自上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便成为了北美地区几乎所有顶尖寄宿制中学筛选学生的重要标准。像Phillips Exeter、Andover、Choate这些声名远扬的美国高中,都明确要求申请者提供SSAT成绩。而且,目前很多亚洲的国际学校也将SSAT成绩作为参考标准之一。
ISEE:大城市走读私立学校的“宠儿”
ISEE(Independent School Entrance Exam),它的使用范围相对更集中。主要服务于美国几个大城市的走读制私立学校,如纽约、波士顿、洛杉矶、芝加哥等地。这些地区的名校往往更青睐ISEE,因为其题型和评分体系更贴近当地学校的培养目标。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顶级寄宿前10也接受ISEE。简单来说,SSAT在申请寄宿学校和一些国际化学校时认可度极高,而ISEE则更适用于大城市的本地走读私立学校。
适用年级对比
SSAT:专注中学申请阶段
SSAT为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了三个等级的考试:
• Elementary Level:适用于3-4年级的学生。
• Middle Level:适用于5-7年级的学生。
• Upper Level:适用于8-11年级的学生。
ISEE:“从小学到高中一条龙”体系
ISEE的覆盖面更广,它为从小学到高中的学生提供了多个级别的考试:
• Primary 2 Level:适用于申请2年级的学生。
• Primary 3 Level:适用于申请3年级的学生。
• Primary 4 Level:适用于申请4年级的学生。
• Lower Level:适用于申请5或6年级的学生。
• Middle Level:适用于申请7或8年级的学生。
• Upper Level:适用于申请9、10、11或12年级的学生。
从年级跨度来看,ISEE就像一个“从小学到高中一条龙”的体系,而SSAT则更专注于“中学申请”阶段。如果孩子处于较低年级,且目标是美国大城市的走读私立学校,ISEE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而对于申请中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寄宿学校,SSAT则更为重要。
考试结构大揭秘
SSAT:词汇、阅读、数学与写作的全面考验
• 词汇:这是许多孩子面临的难题。SSAT特别爱考同义词和类比,这就要求孩子不仅要认识单词,还要能理解词与词之间的微妙关系。例如,在同义词部分,孩子需要准确找出与给定单词意思相近的词;在类比部分,要分析出两个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对比关系等。
• 阅读:内容丰富多样,从小说片段到诗歌,从历史小文到科学说明,应有尽有。尤其是诗歌部分,难度较大。2024年SSAT考试中就出现了Lord Byron的一首较长的诗歌。考试时间为40分钟,需要完成7-9篇文章,共40道题目。其中,通常有40%-60%的文章是更难的文学类题材和诗歌类题材。这更考察孩子理解的深度,除了读懂句子本身的意思,还要理解句子的逻辑和作用,以及作者的语气和态度。
• 数学:主要覆盖代数、几何和基础数据分析。难度本身不算特别大,但题量多、时间紧,考验的是孩子的“稳定性和速度”。孩子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完成大量题目,这就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良好的解题技巧。
• 写作:学生有25分钟的时间写一篇作文,可以在personal(个人经历类)或general(一般话题类)之间选择。写作样本本身不计分,但会随成绩单一起送到学校,供学校参考孩子的写作能力。
ISEE:词汇、阅读、数学与写作的特色呈现
• 词汇:依旧是同义词和填空,要求孩子有一定的词汇量,但比SSAT更“直来直去”。同义词部分,孩子只需找出与给定单词意思相近的词即可;填空部分,则要根据句子语境选择合适的单词填入空白处。
• 阅读:文章类型更偏向说明文、叙述文,题目设置也比较传统,没有诗歌的“刁钻”。考试总共35分钟,需要完成6篇文章,共36道题目。阅读文章类型与托福考试的文章类型非常相似,以科技类文章和说明类文章为主。阅读理解部分的题目更考察孩子获取细节、把控细节的能力,对于理解的深度要求没那么高。
• 数学:这部分是ISEE的重点。它不仅考具体知识点,还会设计逻辑推理题。很多孩子会觉得“像是小奥数”,比单纯的代数几何更烧脑。例如,会出现一些需要孩子通过分析题目中的条件,运用逻辑推理来得出答案的题目。
• 写作:同样是一篇短文,不计分,但也会送到学校。学校可以通过这篇短文了解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
成绩报告解读
SSAT:百分位直观明了
SSAT的成绩报告有一个百分位,可以直观地告诉孩子他们在同龄人中的位置。比如85百分位,意思就是孩子的成绩打败了85%的同龄考生。这种直观的呈现方式,让家长和孩子一目了然,清楚知道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和不足。
ISEE:成绩报告复杂需专业解读
ISEE的成绩报告则复杂得多。它有原始分、标准分,还有一个叫Stanine的等级(1-9)。这个Stanine听起来有点玄,其实就是把孩子放到九个段位里,9是最高,1是最低。由于成绩报告较为复杂,需要专业老师来解读,才能准确了解孩子的考试情况和优势劣势。
考试次数与形式
SSAT:多次考试机会,形式灵活多样
SSAT一年能考好几次,这给了孩子充足的调整空间。如果一次考试发挥不理想,还可以再次报考。而且,SSAT的考试形式非常灵活,有paper(纸考),在大陆和港澳只有纸考;有机考(除大陆港澳、韩国以及一些中东国家之外,其他国家都有);还有flex(灵活考试,纸考)和home test(只有美国加拿大可以)。
ISEE:考试次数有限,形式相对固定
ISEE的限制较为严格,一年只能考三次,分别在秋、冬、春夏三季。机会有限,不容失误。其线上考试形式适用于所有级别,试题会显示在电脑或平板上,选择题也直接在设备上作答。Lower、Middle和Upper Levels的作文需要在电脑上输入。考场会提供草稿纸和铅笔。纸笔考试形式方面,Lower、Middle和Upper Levels的试题印在试卷上,选择题答案需要用2号或HB铅笔填在答题卡上,试卷的空白处可以当草稿纸使用,作文要在答题卡指定区域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手写,也可以使用可擦笔。Primary 2、3和4的选择题答案就写在试卷里,且这些年级没有作文。
常见问题解答
只有SSAT在申请时候才有用吗?
很多寄宿名校确实主要看SSAT,但在走读学校里,ISEE也同样重要。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只有SSAT在申请时有用,关键要看孩子心仪的学校更认可哪个考试。
不知道选什么考试,感觉孩子都还可以怎么办?
首先,要弄清楚心仪学校的录取要求。不同地区和学校有不同的偏好。了解清楚学校的要求后,再结合孩子的特点来判断。如果孩子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很强,那么SSAT更能发挥他的优势;如果孩子在数学、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方面表现突出,ISEE可能会帮助他脱颖而出。当然,如果希望孩子在申请时更有把握,也可以让他以SSAT学习为主,同时在数学部分做更多训练,这样无论面对哪种考试,都能从容应对。
在美高申请的道路上,SSAT和ISEE各有特点。家长和孩子要根据自身情况,如目标学校、孩子优势等,合理选择考试,做好充分准备。祝愿每一位孩子都能在美高申请中取得优异成绩,顺利进入理想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