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申请美国博士留学?

如今赴美留学的同学数量越来越多,很多同学都会犹豫要不要申请PhD,同时对于这个过程也不是很了解。简单介绍一下我的申请概况,是在2017年底申请的PhD,2018 Fall入学的,申请的是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社会与行为科学博士,在这里今天我借题主的问题,分享一些自己的经历以及对于美国社科类博士申请的了解,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那些想要申请美国社科类PhD项目的同学。

分享之前,我先和大家声明一点,那就是我申请的专业是属于School of Public Health 下的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而不同专业的PhD项目申请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我的经验可能只适用于部分美国社科类PhD项目的申请,大家借鉴的时候也要注意。

因为根据我的了解,美国高校社科类PhD项目的申请和其他博士项目尤其是理工科项目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以实验室为主的博士项目在录取的过程中,导师的话语权是很大的,因为经费都掌握在导师的手中,博士的录取也可以看做是导师在为自己招募劳动力。但是美国大部分社科类的PhD项目依旧是program-based的,也就是说在录取的过程中,学院会设立一个以教授为主的委员会同意审阅申请人的材料并做出决定。在这个基础上再结合学生和导师的意愿进行匹配,这种差异也导致了申请策略上的差异,同时也会影响后续的PhD生涯,我也会在后面和大家详细讲解这些事情。

背景简介

我本科是在国内读的,当时我读的专业是新闻传播专业,GPA在系里的5%左右,但是我的GRE以及托福成绩并不算是太高。我之所以会选择申请到美国留学,是因为我大二、大三的时候对Health Communication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也希望可以在这个领域继续深造,因此出国留学成为了我的首选。

结合我的需要,本科毕业申请硕士项目的时候我采取的是混申的策略,当时我申请了School of Communication和School of Public Health方向的近十个项目,幸运的是我基本拿到了所有项目的offer。在这些offer之中我最终选择去了John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当时的专业是MSPH in Health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我之所以选择了这个项目一方面是因为JHU在公共卫生方面排名很高,而且名气很大。另外我也想借着申请硕士项目的机会从communication这个领域中跳出来,尝试一些其他方向的专业,因此公共健康对于我更有吸引力。而这个决定也让我进入了一个和原先完全不同的世界,大大拓宽了我的眼界,我也很庆幸自己当初做了这个决定。

硕士毕业之后我在eorgetown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Lombardi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做了一年的RA,当时我主要负责两个研究项目,我也在工作的同时申请了PhD的项目,如今我也顺利进入George Washington Milken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念PhD in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并拿了全奖。

套磁

接下来我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我认为的PhD项目申请过程的重要环节,而套磁无疑是申请开始之前最为重要的步骤。套磁这件事在申请硕士项目的时候是基本用不到的,但是在申请PhD项目的时候,套磁却十分的重要。像我当时在申请的时候,我一共申请了五个项目,而我最终进入到面试环节的三个项目套磁经历都是比较成功的,而我没有套磁的两所高校则直接给我发了拒信,相信这已经足以说明套磁的重要性了。

套磁其实就是主动发邮件去联系教授,一方面表明我们的研究兴趣以及对教授研究项目的了解,进而说明两者之间为什么十分的匹配,最后询问教授是否愿意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不过就像我一开始说的那样,美国社科类PhD项目的录取教授话语权并不是太大,最终是否录取的决定权也并非握在一个教授的手里。如果你套磁的教授最终根本没进招生委员会,那么套磁对于你的录取记结果基本没有什么影响,不过我依然觉得套磁十分重要。

这一步套磁体现了我们的诚意,而这个诚意还是可以在PS中直接提及的,这不仅可以告诉招生委员会我对于自己的研究兴趣有一定的了解,而且我们也是在了解了学院教授们具体的研究课题之后才进行申请的,这样很容易打动对方,也可以帮助我们拿到面试的机会。

如何进行套磁

说完了套磁的重要性我再和同学们分享一下该如何进行套磁,首先当我们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之火,要浏览学院的主页,我们可以在上面找到所有教授的课题、教育背景以及研究兴趣,这也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和自己研究兴趣最为契合的教授。在这之后我们要做的是去搜索感兴趣教授最近一段时间发表的文章,因为学校官网上的信息往往不会及时更新,这样做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授当前具体的研究方向,不过正因为我们只是通过文章来了解教授,所以没有必要精读。在这里我为申请美国Health相关专业的同学推荐一个很实用的数据库——NIH Research Portfolio Online Reporting Tools,这里面有NIH所有资助的研究项目,我们也可以在这里查看自己感兴趣的教授最近有没有进行项目的研究。

套磁邮件

在做完这些准备工作之后就可以着手写套磁邮件了,我觉得套磁邮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是一部分就是要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是谁,为什么写这封邮件,研究兴趣是什么,因为教授读套磁邮件的时间都很短,所以这部分的内容一定要简单明了,确保可以抓住教授的眼球,千万不要啰嗦。另外在这里我们只要写一些重点的背景就可以了,之前的经历不用写的太详细,因为我们在套磁的时候一般会附上简历,因此没必要在邮件中写太多。

套磁邮件的第二部分主要是说明自己对于教授的了解,这部分的内容一定要具体,最好可以加入一些我们之前了解到的和教授研究相关的细节,我建议大家可以以教授在做的某个课题为基础进行内容的展开,这样的话可以让教授了解到这是针对他创作的邮件而非模板,这也可以体现我们的诚意。

至于最后一个部分就是表明我们和导师研究项目之间的匹配度了,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写上自己的兴趣方向和对方的研究课题有怎样的关系,和对方共事可以带给我们怎样的帮助,同时我们又能为教授带去什么。不过后面那一点对于同学们的能力还是有比较高的要求的,所以大家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要不要加上,假如大家对于自己的能力没有绝对的自信的话,我建议大家还是不要加上那一段为好。

总而言之我觉得套磁在PhD申请的过程中还是十分重要的,不过像经济学、政治学这样的主流专业来说,因为项目规模达到每年会从几百个申请者中发出两位数的offer,所以套磁作用并不会太大,大家也不需要和教授套磁。但是对于一些小众的全奖社科类博士项目来说,每年招收的学生也就4、5个,如此激烈的竞争大家还是要抓住所有的机会去在老师的心中留下印象。

另外套磁也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难,只要我们提供证据证明我们真的对教授以及他的研究课题有兴趣,大部分的教授都是会回复的,毕竟他们也是很希望有潜力的学生可以进到项目组中进行科研的。而且虽然社科类PhD项目的申请套磁作用不想理工科那么明显,但是这也是可以写到个人陈述中的,会是我们的加分项。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套磁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教授和他的研究课题专门进行邮件的创作,千万不要套用模板,教授很轻松就可以看出来我们是不是用心创作的邮件,而那些没有诚意的邮件不仅对申请起不到帮助,还可能带来负面的效果。同时如果我们在套磁之前没有做充足的功课,我也不建议大家进行套磁,因为一封失败的邮件可能会让我们在导师心中的印象一落千丈。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套磁并非只是发一封邮件那么简单,我们之后还要和导师进行后续的沟通,这个过程可能持续几周到一个月,大家也一定要有耐心才行。

申请文书创作

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的是申请文书的创作,因为在申请的过程中硬性条件的准备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大家只要尽力提升自己的GPA及标化考试成绩,最终按照高校的要求提交成绩单就可以了。关于标化考试备考网上也有很多经验分享,在这里我也不赘述了。而且在申请博士项目的时候,GPA、GRE这些直观的成绩占比要远远小于PS以及writing sample这些申请文书材料。因为PhD项目在招生的时候更看重的是申请同学的研究潜力,这些也是硬性成绩无法体现的,招生委员会的老师们往往都是通过各类文书来分析申请同学的科研能力及潜力,申请文书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PS

而且PhD项目的招生要比硕士项目正式和严肃许多,因为大部分的PhD项目都是带有funding的,以每年4-5万美金的学费加上2-3万美金的奖学金来看,招收博士生对于学院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投资,所以在申请的时候我们如果进入了最终的short list,我们的申请文书很有可能在招生委员会开会的时候背反复讨论,这也对我们的PS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我看来虽然不同的项目对于申请同学的要求不同,但是对于申请美国社科类PhD项目的的同学来说,一份好的个人陈述应该是一篇综合了个人经历和研究计划之间的文章。这篇文章不能像我们本科或是硕士申请那样是一篇完全给予我们个人心路历程的故事,但是也不能是一篇给予文献综述的硬核研究提案。

所以我们需要在PS中兼顾两者,我当时在写PS的时候首先以我的个人背景作为开头,说明了我为什么要申请这个方向的PhD项目,这部分占据了总篇幅的四分之一左右。随后大约一半的内容我讲述的是我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也结合了一些文献、过去的研究经历以及社会现实问题进行说明。同学们在进行PS创作的时候这部分不一定要具体到某一个研究问题,但是一定要体现我们对于这个领域的一些理解和把握。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最后的篇幅中一定要结合院系的实际情况进行创作,比方说我们可以加入我们对于项目课程设计或研究方向的一些了解,这样也能体现我们的诚意从而更好地打动对方。

如果我们事先和教授有过沟通,那么创作起来就很容易了,我们可以在这个部分说明我们对某个教授的研究方向十分感兴趣,并且事先进行了沟通,觉得如果有幸可以进入这个项目组和教授一起共事,对于我们未来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这样的内容可以让我们有别于其他的申请者,这也是套磁的意义之一。

因此我非常不建议同学们使用相同的PS申请不同的学校,虽然在硕士申请阶段这种做法是可行的,但是我觉得在申请PhD项目的时候,个人陈述的针对性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大家最好可以结合不同的项目单独进行PS的创作

不过这也导致申请PhD项目的PS创作对于专业性的要求提升,同学们不仅需要了解自己申请的项目,同时还要对专业有很深的了解,这大大提升了PS创作的难度。很多同学自己想要写出合格的PS也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建议同学们可以请专业的留学机构帮忙完成PS的创作。但是这样的PS创作对于留学机构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大家在找留学机构的时候一定要考察对方的专业性。

writing sample的准备

说完了PS我再和大家分享一下writing sample的准备,这也是PhD项目申请的重要材料,因为高校的老师会通过writing sample来判断我们在科研方面的能力。不过在我看来writing sample虽然重要,但是其重要程度或许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相反其在某种程度上会成为我们的短板。加入我们的文章结构很差、语法问题很多,这些都会给对方留下很差的印象,从而让他们质疑我们的科研能力。同时就算我们的sample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具体的内容也不会是他们考察的重点。

不过就算如此我们也要认真完成writing sample的创作,在这方面我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分享,因为我当时writing sample使用的是我硕士项目的毕业论文,那篇论文经过我JHU两位导师的修改,所以不会有什么问题。而同学们如果需要自己重新创作writing sample的话,也不妨找自己的老师帮忙修改,这样可以确保writing sample不会出现大的差错。

推荐信

最后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推荐信的准备工作了,在这一点上很多国内的申请同学会担心自己没有外国教授的推荐信会很不利。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除非你找的推荐人是那种学术界的大牛,否则推荐信内容的重要性是要远远大于推荐人的背景的。因为招生委员会的老师更多的还是会考察推荐信的内容,并借此分析申请同学的科研背景及能力,所以我建议同学们在找推荐人的时候最好找那些对自己比较熟悉的老师,这样推荐信中才能有更多关于你的细节,这也更容易打动招生官。

面试

最后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面试的看法,事实上如果我们最终进入了面试的环节,那么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我们已经符合了对方招生的标准,只是基于名额或是经费的限制对方需要再进行最后一轮的筛选。

我当时一共接到了三份面试的邀请,分别是Harvard的电话面试、GWU的视频面试和NYU的on site面试,所以我等于经历了所有主流的面试模式,下面我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面试经验。

首先是GWU的面试,GWU的视频面试在我看来还是很顺利的,因为后来据我了解当时进入面试名单的人数已经和招生目标人数相近了,这次面试只是要确认申请同学和申请材料没有太大的出入,同时借此分配不同的funding package。GWU的面试一共只持续了15分钟左右,屏幕对面是招生委员会的4、5名教授,问的问题也都是研究兴趣以及为什么申请这个项目这种基础的问题,并没有什么难度。

而NYU的面试是邀请了大约20名左右的同学到学校,最终只招收5名。NYU的面试持续了一整天,包括了一个小组讨论以及两次一对一的面试。因为我当时对于NYU项目并不是十分感兴趣,加上我觉得自己进入GWU的把握比较大,所以我主要是去体验一番。不过经历了整场面试下来,我觉得on site面试的强度的确很大,对方的很多问题都是无法提前预测的,这也很考验同学们的综合能力,最终我也是进入了NYU的waitlist。

最后就是悲剧的Harvard的电话面试了,当时我分别和两名教授进行了两次电话面试。不过Harvard面试有一点我至今不是很能理解,那就是他们的面试教授分配似乎是完全随机的,因为我在申请材料中完全没有提及这两位教授,所以我在面试之前对于他们没有丝毫的了解。当时我在接到了Harvard面试通知后一两天就接受了面试,我当时也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那就是用那段时间去了解面试教授的研究方向,事实上整个面试的内容都是围绕我展开的。

因为当时我对自己研究兴趣方向其实没有做太多细节上的准备,因此当其中一位教授在电话中连续准问我很多methodology方面的细节问题时,我完全回答不上来,加上当时他是在机场进行的面试,环境比较嘈杂,最后我也感觉到对方想要尽快结束这场面试。另外一位教授相较之下就要好很多了,他全程十分的耐心,问的问题也很general,所以面试很顺利。不过最终我还是收到了Harvard的拒信,我觉得这可能有一定的不走运,不过这也和我准备不足有关,所以没什么好抱怨的。

因此如果同学们在留学申请的时候有幸进入了面试的环节,而且是你很想去的项目,一定要在之前结合自己的申请材料进行全面的准备,做到经得起推敲,这样通过面试的机会就很大了。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美国社科类PhD项目申请中需要注意的内容了,我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我也很希望有更多的同学顺利申请到自己心仪的项目到美国读PhD,大家加油吧,相信大家一定都会收获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