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生申请的10大潜规则

众所周知,美国研究生都是由院系录取,这就意味着同一所学校的不同专业,它们的申请难度和录取要求是不一样的。从选校怎么选、要考虑什么因素、申请材料怎么准备、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网申怎么填、录取入学要注意什么,这中间要太多的细节要注意。所以,今天为大家整理了美国研究生申请过程中的10大潜规则,提醒大家在申请过程中注意细节,避免踩雷,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信尽可能找外国友人写

推荐信尽可能找外国友人写,最好是你的任课老师,而且还要强调已经教授了你多年或多个学期,但是不要因为想找比较厉害的人,结果是完全没有直接的关系,这是毫无必要的。

考虑到毕竟周围没那么多的外国友人,这个时候推荐人还要以任课教师为主,而且更要保证推荐信的质量。美国的有些院校确实更相信自己国家的人写的东西,因为他们觉得国内写的都千篇一律,所以很容易看淡这些推荐信。起码,推荐人有美国留学背景,这样也会更好一些。

GRE作用大于TOEFL

诚然,很多美国院校并没有对GRE做出一个明确的分数限制,好像只要参加了这项考试就可以了,似乎对申请人的GRE没有任何要求,但实际上,很多学校都会有一个过往录取学生的统计数据(statistics),这里面会清楚看出录取学生的GRE分数范围,这个数据才是具有严格的参考价值的。

个人陈述(PS)突出解决问题能力

个人陈述(PS)最好突出自己解决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只要把你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亮出来,可以适度拔高一下即可,不要编纂没有的事情。

GPA3.5是一个分水岭

3.5/4(85分)是申请很多名校的门槛。并且,只有GPA达到3.5,才有资格申请奖学金。过了3.5这个分水岭,3.6和3.8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如果GPA达不到3.5,class rank很高的话可以开年级排名证明。另外,即便真的过不了3.5,也不用过度担心,因为只是部分奖学金申请不到,助研和学费减免还是可能的。

大部分美国研究生申请分两轮

大部分美国研究生申请分为第一轮和第二轮,第一轮决定录不录取你,第二轮看值不值得给奖学金。一般来讲,第一轮主要看硬件条件,如GPA、TOEFL、GRE、CV、个人陈述(PS或SOP)、推荐信、获奖情况、实习或工作经验。

而第二轮着力看实验室工作或研究经验和论文发表情况做过若干实验,获得研究成果才是获得offer的关键。实验室经验主要是参看申请人在专业课程里面的实验占多大比重,有多少小时的实验操作学习。

而论文方面,只要有些技术含量,不管是在什么类型的刊物发表,都是很有帮助的。

美研选校需要遵循“就近原则”

如果你想留美就业,应该优先选择地理位置优越的学校。因为美国公司招聘遵循“就近原则”,他们会在当地的学校Post很多职位,所以选校时需要考虑学校周边的就业环境。如果之后想回国就业,那么学校名气就比地理位置重要了。

寄送材料因校制宜

材料寄送方面要求不一,有些学校历来有“先到先得”的录取传统,这时候学生就要第一轮截止日前把所需申请材料邮寄过去,但是对于部分院校,根本不用早把材料寄过去。

高校清楚中国各个大学的情况

关于中国各个大学的排名情况,其实美国院校在审核申请材料前是了解的。但是在中国,除了清华、北大、中科大等几所学校,其实大多数学校相差不是很大,基本在同一水平面上。

套磁仅限于学术研究领域的专业

套磁对于申请PhD作用很大,但对于商科、传媒、艺术、社会科学类学科硕士套磁的意义就不大。申请硕士除了极个别专业外,几乎不用套磁。

辅助材料寄不寄都可

有一些辅助材料是可以不寄的,只要在CV里陈述就行了。如果有一些奖项或者补充材料有着强有力的辅助作用,也可以邮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