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美本申请材料造假问题——美国大学申请的水分有多大

最近录取MIT的同学被举报信息造假的一些消息在网络中蔓延,关于美本申请材料造假的问题有必要聊一聊了

在刚结束的美本早申请中,全世界理工生的梦校——麻省理工学院(MIT)共收到12,563份申请,最终录取了661人,录取率5.26%。

国内有3人脱颖而出,相比前两位学生,来自北师大附中的L同学可谓是饱受“争议”!

先是妈妈发了条朋友圈祝贺,其中一些获奖经历在网上被疯传,遭遇了质疑。网传其材料“造假”,被同校家长集体举报,要求MIT撤回录取offer。

质疑内容的两个核心点:其一,质疑罗罗的身份问题,认为她有美国绿卡身份做了申请加持,并非凭借硬核实力被录取;其二,质疑她的信息学成绩和履历含金量并不过硬。

事情发展到现在的程度,不知道MIT是否会有回应,但是也想告诉大家,美本录取学生的逻辑并不只有IMO,是综合考量学生的整体情况

最后,也要再强调一次学术诚信问题,在美国高校一直是被严令禁止的。

今天我们不对这件事做直接的评价,我们来聊聊和学术诚信相关的一个话题——美本申请材料可以造假吗?

这个问题太好回答了,现在什么不可以造假,只要你想,就可以造假。更何况美本申请填写申请系统时,不需要证明材料,是不是造假更容易了。你说这不是在考验人性吗?

诚然。美国大学录取席位有限,为确保自己脱颖而出,难免有学生铤而走险造假申请材料。

但与此同时,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学生和家长“没有造假心却背了造假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陷入了申请材料“过度包装”的大坑!

造假材料省时省力又省钱,简直一门无敌牛掰的好生意,要不这世上那么多的假冒伪劣产品哪来的。如果你的认知就停留在这一层,那就是你修行太浅了。你享受了假冒伪劣的短时巨大效益的同时,你也承担了风险。

注意!这样的申请材料,在招生官眼里属于造假的行为!

01 课外活动

  • 夸大志愿活动时长
  • 捏造工作经历/实习经历
  • 杜撰一段课外活动及获奖经历

今年1月份,Intelligent网站进行过一项调查,揭露了美本申请过程中的“造假重灾区”

首当其冲的就是夸大志愿活动时长,另有32%参与调研学生捏造了虚假的实习经历,39%学生捏造了工作经历,38%学生杜撰了课外活动经历。

另外,一些美国大学还会通过面试全方位考察学生,甚至会通过针对某一经历的细节提问,判断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如果是一段“无中生有”的活动,很难禁得住经验丰富的招生官的连环盘问!

02 文书

  • 文书故事不真实,捏造奖项或经历
  • 让别人替写或用AI写文书
  • 抄袭别人的文书

今年ChatGPT爆火,不禁让一些同学动了让人工智能帮助自己写文书的脑筋。

Common App网申系统今年8月发布的欺诈政策中就包含“AI参与申请”这一项。其首席执行官Jenny Rickard表示:“我们将评估整体情况,以确认学生是否真的将AI生成的文章或作品歪曲为自己原创。如果判定学生存在抄袭,CA系统会终止学生申请账户并通知所申请的美国大学。”

另外,UC九校在今年9月举办的招生顾问大会中强调:“如果学生用AI写文书,被查出来会直接取消申请资格。”

南加州大学也曾公开表示:“如果我们得知学生在申请任何部分使用了AI生成的内容,会立即拒绝该学生。

03 GPA&标化

  • 伪造高分GPA&标化成绩单
  • 自我报告成绩与实际不符

高分GPA&标化,是进入美本名校的敲门砖。很多美国大学接受申请人自我报告成绩(Self-Report),例如2023-2024申请季,Top 20名校里除了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均允许申请人在网申系统中自行输入SAT/ACT成绩。这让一些学生萌生虚报高分标化成绩的念头。

但通常来说,这类学校都要求学生入学时提交纸质成绩报告,且学生报告的SAT/ACT成绩必须与纸质成绩单一致,如果成绩不符,学校很可能会撤销录取。

此外,少数美国大学还要求国际生认证成绩单。例如,弗吉尼亚大学、威廉玛丽学院、东北大学、迈阿密大学、匹兹堡大学等。

比较常见的权威成绩认证机构是IERF、JS&A、WES。

04 推荐信

  • 自己仿写名校教授推荐信
  • 花高价买名人的推荐信

同样是Intelligent网站1月份的调查显示,在反馈有造假经历的学生群体中,30%伪造了推荐信

在Reddit论坛上,也有学生自爆自己伪造推荐信的经历。

据他描述,当时距离截止日期还有一个星期且正值假期,根本找不到可以写推荐信的老师,于是在研究了几位教授的写作风格后,进行了仿写并提交。

在实际审核过程中,如果招生官存疑就会直接联系推荐人进行核查。所以,推荐信的真假,可能一个电话就“原形毕露”!05 种族身份

  • 伪装自己的种族或民族
  • 伪装运动员、第一代大学生
  • 伪装LGBTQ群体、宗教信仰

种族身份影响美国录取结果,可以说是个“公开的秘密”!举个比较知名的例子,曾有一位印度裔学生Vijay Chokal-Ingam申请美国医学院时遭遇连环拒。后来他剃了光头,加入黑人学生会,在申请材料中谎称自己是非洲裔,一口气收割了包含哈佛、哥大等11所名校在内的面试,并如愿以偿圆了医学梦。

另外,美国大学还会在Common Data Set中单独列明录取第一代大学生占比,甚至有些大学还会公布入学群体中LGBTQ学生占比,以彰显校园多样化。

于是,不少学生走上“歪路”,选择伪造自己的种族身份,或杜撰少数群体人设以赢得招生官的青睐。

实际上,美国大学与一些第三方机构有合作。如果招生官对某位学生的背景和申请材料存疑,但自己又没办法求证时,Re Vera、Kroll Inc.这样的专业背调机构就会派上用场。

申请材料作假,你真的以为美国大学招生官不知道?

申请环节中存在诚信问题,其中包括了申请表格填写不诚实,分数不诚实,面谈不诚实等多方面的问题。而很多申请的中国人总以为那些美国名校招生官对此一无所知,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无论你是申请材料作假,考试作弊还是文书代写,美国大学都有所防范,有所措施的,一经发现就会撤回Offer!

留学申请文件造假的后果

一旦发现造假行为,后果将难以承受!

造假一经发现,将不予发放offer,或撤销录取。情节严重者可能会被大学拉入永久黑名单,而大学之间可能也会有相关的交流,这也可能导致申请者失去更多的申请机会。

即使成功入学,也不能保证就此后顾无忧。一旦在读期间被发现当初申请时材料造假,将面临退学、撤销学位等惩罚。

布朗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纽约大学等名校,在官网都明确指出有申请诚信审查的要求。

即要求学生保证自己在申请过程中所提交的一切材料必须真实。如果有造假行为,可能会受到惩罚或者纪律处分,包括取消录取、开除、撤销课程学分、成绩以及学位。

Intelligent网站调查结果也证实,反馈有申请造假行为的学生群体中,30%都是由招生官一眼识破,其中超半数学生被取消或撤销了录取Offer!

美国大学的打假手段

对于学校来说,一旦发现造假事件,经媒体放大后将严重影响学校的形象。因此,美国大学招生团队近年来越来越重视申请材料真实性的审查。

面对造假的状况,美国大学也不断的寻找方法去判断学生的真实水平。01 材料真实性验证

美国很多名校采取诚信审查,即让申请人对于他们个人陈述、奖项、学术活动以及课外活动有一个诚信保证。而对于申请者提交的素材,学校也会对其真实性进行核实。

加州大学会随机抽取申请者的申请材料进行真实性验证。被抽中的申请者需要提供原始文件,以核实学术经历、荣誉和奖励、课外活动、志愿工作和社区服务、特别项目参与情况、就业情况等信息。

布朗大学也在2022年宣布增加申请信用审查制度,要求学生保证自己在录取过程中所提交的一切材料都是真实的,而且学校会将需要核实的信息发给辅导老师进行确认。

耶鲁大学官网明确表示会进行申请材料真实性的审查,如果申请材料有任何部分被证明不是真实的,都会被撤回录取。

纽约大学也有同样的声明:申请中提交任何虚假和误导信息,都会导致大学录取取消和开除。02 申请文书查重

应对ChatGPT的爆火,不少美国大学明确提出,如果学生用AI写文书,被查出来会直接取消申请资格。

事实上,很多美国大学会利用软件对申请文书进行查重,疑似存在“抄袭行为”的申请人需要协助进行二次审核,如未能按时提交能说明文书真实性的材料,申请将被取消。

针对文书代写的情况,美国大学也有入学前的写作测验或者是面试来评判。而且,越来越多的大学会要求同学们提交Graded Written Paper (有成绩的论文),来判断学生的水平。03 招生官/校友/第三方面试

面试也是美国招生过程中能够全方位考察学生的环节。这一过程中,面试官不会问你的成绩和分数,而是会针对个人经历来和你讨论其中的细节,有可能是专业实践、研究项目,也可能是公益/志愿者活动。如果没有真正参加过这些项目和活动,不出3个问题就会穿帮,直接被拒。

弄虚作假的所谓捷径,其实早已暗中标好了代价。真诚永远是最强有力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