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学生申请美国大学有多难?

又到了初中升高中的一摸择校季节,鉴于目前的升学内卷趋势,有些家长在纠结选择普高还是国际部,或是国际学校,甚至海高。对海高而言,低龄留学有好处,也有弊端,但大部分孩子是不适合的,今天不做深入探讨。那么普高和国际部如何选呢?

疫情结束后,国际部又“火”了。但留学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比如中美关系。于是,就有家长想让孩子进入普高,或者已经在普高就读。想高考和留学两手准备,条件不允许,就参加国内高考;时机比较好,就留学出去。

之所以说难,是相对于公立校国际部和国际学校而言,在接下来的分析中,我们会有一些对比。高中生留学目的国家可选也比较多,整体而言,以申请美国大学的难度最大,材料准备最多,因此,今天的讨论仅限于普高生申请美国大学。

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从申请美国大学要求来逐一分析。

1、GPA,普高的课程设置是面向高考的,只要是高考考的科目,学生都是必修,因此相对国际部的IB、AP直接面向申请的课程来说,普高生课程量大,获得好的GPA难度高,当然,招生官对普高GPA的认可度还是相当高的。

有学生说普高GPA比较水,或者说可以修改,但事实上,最近几年越来越严格了,有些学校可信度比AP、IB还要高一些。

有人说普高生可以脱产啊,最近几年大部分城市的高中已经不太允许在读学生脱产了,就算有关系,但也会有时间限制。如果学校能脱产的话,倒是有点优势,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标化和课外活动。

2、标化成绩。普高生课程多,相应的课后作业也多,不少普高生反映,做完每天的作业差不多都十点了,别的同学都睡觉了,自己才开始刷标化,通常要刷到凌晨一两点,这就是普高中留学生的常态。课后作业想放水的可能性也不大,很多学校的作业和GPA是挂钩的。因此,普高生想获得一个好的托福、SAT成绩要比国际部和国际学校的学生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更何况,美本申请越来越内卷,除了托福、SAT,还需要卷AP。

3、课外活动资源匮乏。国际部和国际学校通常会有学校提供各种机会,来完成课外活动或者社团组建,还会配有专门的升学顾问。但在普高体系内,一切与高考无关的活动都是不被支持的。就连学生自己组建的社团、课外活动都要经过层层批示才能继续,很多学生因此还被认为不务正业。

4、文书写作。无论是DIY还是找顾问协助,文书都需要学生本人进行一部分创作,需要阅读很多文书或者请教过来人经验,才能梳理出自己的文书思路,但对于普高生而言,时间显得特别稀缺。文书写作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从素材收集,思路整理,到一稿、二稿等等,都非常烧脑又占用时间。而高中的课程还在继续,作业还要交,月考还得考……从这个角度看,每一个成功留学的普高生,都是时间管理大师。

5、竞赛资源稀缺。相对来说,普高里面也会有一些竞赛,但大部分是偏理工科的,文科类竞赛很少,这对于偏文科方向的申请者也是不利的,但理科生稍微占一点优势。但是,整体来说,竞赛也不会太多,毕竟所有学生的主要目标是高考。

6、出身背景。美国大学招生官也是非常懒惰的,他们通常会喜欢在熟悉的学校招生,陌生的学校不太敢尝试,比如哈佛招生官每年可能都会从北师大实验或者人大附ICC招一两个学生,因为他通过往年的招生,已经知道这个学校/国际部的学生质量了,新一届招生大概率也不会太差。但如果是一个普高学生,往届又没有招生过,那么大概率他也不会从这个学校招第一个学生,只有少数学校考虑多样化时才会有这样的尝试。这是普高学生申请美国大学的一个劣势。

以上六条,是因为普高教学体制所致,学生工作量非常大,在提升GPA、备考标化、做课外活动和文书创作方面都面临着比国际部和国际学校学生更大的挑战。

除此之外,普高生还面临着另外两个申请条件之外的困惑。

1、心理压力。在大多数普高学生和家长群体中,长期以来有个错误的认知,就是,他们认为:只有考不上大学的人才去留学,或者留学的学生是为了逃避高考,或者考不上的才去留学。再加上最近几年公立国际部和国际学校的发展,大部分目标是出国留学的学生都从普高体系分流出去,普高内留学的学生偏少,这部分群体就显得很孤单,被孤立,被不理解,属于有苦也没地方说的一种状态。

当然,也因为这个因素,不少高一后才决定留学的学生,就转入国际部或者国际学校,毕竟那个氛围里精神上才会更放松一些。

2、信息闭塞。在普高内,冲刺的各种信息是报考、分数线、填志愿,完全听不到SAT、托福、文书这些字眼,对学生而言,校内很难收集到自己有价值的留学和备考信息;对家长而言,校内没有升学顾问,家长群里也难找到知音,作为助攻的家长要有很强的信息收集能力,跑中介、培训机构,逛各种家长群,来完善自己对留学申请的理解,然后再指导孩子,打“后援”的挑战也非常大。因此,普高生留学对学生和家长都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