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本科申请之旅中,不少学生和家长会踏入某些误区,进而影响了申请时间的把握或素材的及时准备,最终导致录取结果不尽如人意。
为此,我们悉心整理了留学家庭常常遭遇的困扰以及常见的思维盲点,旨在为大家理清申请的脉络,从而更为顺畅地走过申请季。
一、关于成绩的迷思
GPA对于冲击美国顶尖学府而言,确实举足轻重。学子们需不懈努力,提升自己的在校表现以满足申请门槛。然而,美国本科申请并非仅凭分数“一锤定音”。招生官员在审核时会全面考量学生的多元能力。
因此,同学们不应将全部筹码押在提高GPA上,活动参与、文书撰写等软性实力同样不容忽视。譬如,有些成绩并非出类拔萃,但文理兼修、文书别具一格的学生,同样有机会叩开名校之门。
再者,当前众多顶尖学府已恢复对标化成绩的要求,但仍有部分学校对2024年秋季入学的2029级新生保持标化成绩可选项政策。学生可自行决定是否提交,但若志在冲击美国TOP30大学,一份亮眼的标化成绩无疑能为你加分不少。
二、申请定位失当
有些学生和家长对排名榜单过分迷信,一心只追求TOP10或TOP30的学校,却忽略了自身的全面实力。
另有一些申请家庭,在起点便走入了死胡同,抱着非藤校不读的心态。有目标固然值得鼓励,但我们更建议大家量力而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府,这便是最明智的决策。
三、对University与College的混淆
除了综合性大学,美国还有众多教育质量上乘的文理学院,然而,部分申请者却抱有“学院必然不如大学”的偏见。
事实上,美国的文理学院以精英教育著称,实行小班授课,其教育水准并不亚于综合性大学,且师生互动更为频繁、沟通更为顺畅。
诸如威廉姆斯学院和韦尔斯利学院等优质文理学院,在许多美国人心中,其本科教育质量甚至超越了哈佛与耶鲁。
四、对推荐信的误解
许多申请者费尽心思寻求名人撰写推荐信,但那些对学生知之甚少的名人,往往并非合适的推荐人选。
美国院校通常要求申请者提交成绩单和两份教师评价。推荐信作为额外补充材料,若对其内容不自信,完全可以不提交。只要学生将其他申请材料,如个人陈述、活动经历、文书等准备得当,同样能收获理想的录取通知。
五、家长在申请过程中角色的误读
家长们对孩子的关心自是情理之中,但部分家长在申请阶段过度参与,可能会剥夺孩子自我锻炼的机会。
在留学申请过程中,家长更多应扮演辅助角色,而非全权决策者。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方为长远之计。
高二年级是美本申请的关键节点。对于即将升入高二的同学们而言,准备各类申请材料与理想的标化成绩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