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申请可以不定专业吗?!
对于申请季来说,没有什么是比选校选专业更重要的事情了。尤其是专业的选择,不仅会影响录取结果,还可能会影响大学四年乃至一生的方向。
况且,在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谁知道4年后的“风口”在哪里?
因此,“难以确定专业”是很多高中生普遍面临的大难题!
要是能在大学初期深入探索各类专业领域,经深思熟虑后再敲定专业,岂不是两全齐美的解决方案?
有没有这种好事儿呢?别说,还真有!
美国大学申请的时候就设置了“Undecided(不定专业)”的方式,鼓励同学们在各个学科中探索,找出自己真正热衷的发展方向。
那么问题又来了!选择 Undecided 后去向如何?什么情况适合不定专业?不定专业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吧~
01 什么是 Undecided?
美国大学认为大学阶段是一个求实探索的阶段,是以过程为导向而非结果为导向,鼓励学生在校园里“徜徉“,探索出自己真正的兴趣。
因此,许多美国大学提供了Undecided(不定专业)的申请方式,让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通过各学科的学习探索专业方向,然后在大二最后的学期确定专业。
填写申请时,大学通常会要求学生选择至少一个想要深入学习的领域作为意向专业(Intended Major),如果你被学校录取,那么会在入学时自动把分配到你的意向专业中。
除了大学提供的专业选项,你还可以选择“不定/未定”(Undecided/Undeclared),表示自己还没有确定未来四年想学习的专业方向。
选择“Undecided”的同学被录取后,多数会被学校分配到文理学院,例如NYU。
还有部分美国大部分综合性大学的文理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都可以进行不定专业申请,例如戴维斯分校、UIUC等。所以如果同学们是确定了大方向但是没确定具体专业可以先申请具体学院的不定专业,这样大二转专业的时候就规避了跨学院申请的难度。
也有院校将不定专业单独列出来,例如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有专门的 Division of General Studies,普渡大学的 Exploratory Studies 等。
另外,还有一些大学,例如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将大一新生统一为“不定专业”,大二再开始选择专业。
02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 Undecided?
学术经历零散
如果自身的学术经历比较零散、没有明确的主线,加上自身对于未来发展还没有明确的规划,就可以选择“Undecided”了。首先,这是一个提高进入梦校概率的良策,同时,还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去探索发展方向。
申请有竞争力的专业
申请工程、商科、CS等热门专业时,往往需要有过人的学术背景,录取要求可以说是越卷越高,导致很多心仪这些专业的同学们不能直录。而如果这时候选择“Undecided”,就可以帮助同学们“曲线救国”了。
不过近几年由于CS专业大热,不少CS专排靠前的公立大学如伯克利、圣地亚哥、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UIUC等对于CS转专业已经开始“限流”,这样阻挡了同学们的“曲线救国”之路。所以如果想要通过“Undecided”转专业进入热门专业的同学们务必一定要了解清楚学校的转专业政策。
学校排名优先于专业
有一些同学文理均衡、在课外活动、竞赛、标化、文书方面无明显的短板,并且对于专业没有偏好。那么“Undecided”无疑就是很好的选择,可以成为同学们一块进入排名靠前院校的理想“跳板”!
03 Undecided 的优势
更广泛的探索
如果从一开始选定了专业,基本上就意味着为以后几年的学习定下方向,但是不做选择就意味着“我“仍是自由的,在选专业前,可以尽情探索校园、世界里的一切,也可以在通识课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提升录取几率
相对于其他专业,选择不定专业能够提高录取几率,尤其是对于文理表现十分均衡的学生来说。
迂回之策
有的同学的升学背景很多元化,博但是不专,GPA、语言等硬性成绩也不是很出彩。这种情况下如果想申请热门专业,那很逃过招生官的“法眼“。这时候就可以选择不定专业,先入学再申请转专业,就为自己争取更多机会。
04 Undecided 的劣势
课程选择受限
在未正式选定专业前,只能在所属的文理学院下修习学校规定的必修课程。这就意味着自己不能提前修得专业课程的学分,很有可能拖慢之后的学习进度。
学习、心理压力较大
有的专业门槛高,专业性强,在大一就会安排专业课程学习。但如果选择不定专业,则在大三才能开始学习专业课,会导致课程堆积在一起,加之需要考虑本科读完后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找工作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压力、择业压力接踵而来。
背景失去特色
一般打定主意想读某专业的同学,在背景提升时候则会有针对性的参加竞赛活动。但如果选择不定专业,在文书展示上可能会因为材料缺乏特色而被淹没。毕竟从招生官角度出发,他们会更倾向于选择“长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