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申请的基本程序和关键要点
美国大学申请现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共同申请系统 (Common Application):这一系统被超过1000所大学采用,涵盖了大部分申请的美国大学,包括文理学院、专业学院和地区性大学等,是最常见的申请途径。
加州大学申请系统:这是应用最早的通用申请系统。此外,德州和纽约州也有类似的申请系统,便于本地的州立大学申请。
联盟申请系统 (Coalition App):2017年推出的申请系统,起初有100多所大学加入,但其中许多学校也支持Common App。通常,只有不支持Common App的学校(如哥伦比亚大学转学申请)才要求使用Coalition App。
单独申请系统的大学: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和乔治城大学等学校,有自己独立的申请平台。
总体来说,很多大学允许学生通过Common App或Coalition App申请,但Common App因其便捷性更受欢迎,各类申请系统的基本材料和申请流程也较为相似。
需要提交的基本材料
美国大学申请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六大类:
1. 高中阶段成绩单
GPA(学分绩)在申请中是关键因素。普通课程GPA满分为4.0,但AP、IB和荣誉课程可以更高。大学在审阅时不仅看GPA的数值,还会考量学生的年级排名、课程难度、所在高中的质量以及GPA的变化趋势。成绩单由所在高中寄出,包含加权和非加权计算,大学通常会按自身标准重新核算。
2. 标准化考试成绩
美国大学申请通常要求SAT或ACT成绩。虽然近年许多学校因疫情改为Test-Optional,但今年很多大学再次要求SAT成绩。加州大学系统则坚持Test-Blind,即提交也不考虑。传统上,学校只看学生的最佳成绩,但越来越多的大学接受拼分(Super score),可以组合各项单项最佳成绩。有些学校需要提交所有的SAT成绩,如普林斯顿、康奈尔等。
国际学生还需提供托福、雅思等英语成绩,多数学校接受多邻国英语成绩,但Test-Optional和Test-Blind政策不适用于语言成绩。部分在美留学生可依据不同规定免托福或雅思。
3. 申请文书
文书是展现个人特色和潜力的重要环节。Common App的主文书可从七个主题中选写一个,此外各大学也会有额外的小文书题目,如“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为什么选择该专业”等,展现学生的动机和社区意识。
4. 推荐信
推荐信由学校老师提供,是申请材料中学生不可见的一部分。大部分学校需要年级导师和两门任课老师的推荐信。选择老师时需慎重,应找对学生有好印象的老师,而非自己最喜欢的老师。推荐信文字的细微之处往往对录取结果产生影响。
5. 课外成绩与活动
课外活动和竞赛获奖是申请中的“附加分”,尤其是对申请顶尖大学来说。一般州立大学的普通录取硬件够用即可,而名校会关注学生的领导力、社会贡献等软实力,比如麻省理工更看重数学竞赛成绩,藤校则更关注学生的社区服务和领导才能。
6. 财务资助和奖学金
美国大学的资助分为奖学金(基于学术和个人才能)和助学金(基于家庭经济情况)。大多数奖学金面向所有学生,但只有少数大学提供给国际学生助学金,如哈佛、MIT、普林斯顿等。如果是美国公民或有绿卡,提交财务资助申请后学校会自动考虑助学金。
美国大学申请基本流程
- 十一年级结束前完成标准化考试:尽量在国内高二结束前完成考试。如果成绩未达目标,可考虑高三10月的考试用于早申(EA/ED),12月的成绩适用于常规申请。
- 获取学生情况表:十一年级结束或十二年级开学时,公立高中通常会提供一张“学生情况表” (Parents and Student Brag Sheet),为老师推荐信提供参考。
- 邀请推荐信老师:建议在十一年级结束或十二年级初邀请老师书写推荐信。
- 在共同申请系统登记:8月1日后注册,共同申请系统无需费用。
- 填表与准备文书:8-10月填写申请表,撰写文书,并确定推荐信老师。
- 填报联邦财务申请表:10月1日后提交FAFSA和CSS申请表。
- 核查早申请材料:10-11月检查早申请的所有材料。建议打印表格进行细致检查。
- 递交早申请:大部分大学的早申请截止日期是11月1日,需提前核实是否需提交官方考试成绩,并在截止前两周寄送。
- 查看申请状态:递交早申请后,定期登录共同申请系统和大学账户,确认推荐信、成绩单等材料是否到位。
- 加州大学申请截止:11月30日前提交加州大学申请,所有加州大学的申请均于此截止。
- 准备面试和滚动申请:10-12月准备早申请面试,同时递交其他常规申请。对于滚动录取的学校,早申请后也可递交。
- 递交常规申请:大多数私立大学的截止日期为1月初,公立大学多为1月15日,ED2通常与常规截止日期相近。部分学校接受2月申请,递交后需定期核查申请材料到位情况。
- 接收申请结果:ED和顶尖大学EA的录取结果通常在12月中旬公布,其他EA结果在次年1月底至2月初,ED2则在2月中旬。常规申请结果一般在3月底或4月初。
- 财务资助通知:4月20日前,大学发放学费和资助清单。
- 确认入学决定:5月1日前,向决定入学的大学确认并支付押金,同时通知未选择的学校。
- 等待名单录取:5月1日后,部分学生可能从等待名单获得录取机会,有的学校提供秋季、春季或有条件的转学入学选项。
美国大学申请的关键之处
在美国大学申请过程中,以下三个关键环节至关重要:
1. 标准化考试
在保持好学校成绩的基础上,申请阶段的重点应逐渐转向标准化考试。学生要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以最少的精力达到目标分数,争取一考通过。备考应从十年级(国内高一)暑假开始,并先通过测试了解SAT和ACT的起始水平,再决定选择哪个考试。
根据与目标分数的差距,合理选择备考方式,如自学、私教或补习班。有托福或雅思要求的考生则需额外规划,确保高效达成目标。
2. 选校与选专业
选校与选专业包括两个方面:学生心仪的学校与专业,及该学校/专业对考生的具体要求。提前了解目标院校和专业的录取偏好能够帮助申请者更有针对性地准备材料,避免不必要的阻力。例如,有些大学重视GPA和在年级中的排名,有些则更关注标准化考试成绩。若目标学校在早申请中的录取率较高,或对文书有特殊要求,考生可据此调整申请策略。
比如,一名曾经想申请圣母大学的学生,其标准化成绩非常出色,但年级排名在10%左右,而圣母大学的新生多为年级前2%和前10%。经过指导,他转而申请了一所更看重考试成绩的大学,最终顺利被录取。
3. 文书准备
文书是展示个人特质的关键。如何在几百字内体现出独特的个性与特长,往往决定了能否打动招生官。成功的文书能打开名校的大门,阳光积极的内容也能帮助考生通过第一轮筛选。尽管近年来有许多成功文书分享,但再度使用相似的套路效果可能不佳,因此个性化和原创性尤为重要。
在备考阶段,应合理分配时间,集中精力在文书上。推荐信、课外活动等虽重要,但不易在短时间内掌控或提升;相比之下,把握好备考、选校、文书三大环节,即为大学申请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