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大学 > 美国大学申请 > 申请美本纠结“标化交不交”?解析美国大学招生新趋势!

申请美本纠结“标化交不交”?解析美国大学招生新趋势!

美国大学申请

2026 年留学申请季的号角已正式吹响,同学们的申请节奏也从前期的 “准备阶段”,逐步过渡到关键的 “材料撰写与网申提交阶段”。每年到这个时候,总会有一些临时联系我们协助申请的同学,他们往往面临着同一个共性问题 —— 自身标化成绩的准备情况不够理想,直接限制了选校范围,让择校变得格外被动。

回顾过去几年,无论是美国本科申请还是研究生申请,都发生了一个显著变化:在疫情期间,为了降低申请门槛、应对考试中心关闭导致的考试不便,许多院校纷纷调整了标化考试要求,将原本 “必考” 的 SAT/ACT(本科)或 GRE(研究生),改成了 “可选提交” 甚至 “完全免除” 的政策。

那么问题来了!

“美国本科申请还要不要准备SAT/ACT?”

“美国院校申请标化考试政策多变,我们该如何应对?”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美国本科申请阶段招生新趋势。

美国本科申请阶段招生新趋势

相信很多同学和家长都已经了解到,一些美国知名大学对标化考试成绩(SAT/ACT)的要求正卷土重来。

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布朗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在内的众多顶尖大学宣布,从2026年秋季入学申请季起,将强制要求提交标化成绩(SAT/ACT)。这不仅标志着疫情间Test-Optional宽松政策的终结,也意味着标化成绩重归申请材料的关键位置。

目前美国大学招生时对标化成绩的要求类型主要有四类:

必须提交 (Test-Required)

SAT或ACT成绩是申请的必要材料。代表院校: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乔治城大学等。

标化可选 (Test-Optional)

不强制提交,但提交了会纳入评估。代表院校:普林斯顿大学、杜克大学、西北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纽约大学等。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学校标化成绩可选,但录取数据显示提交高分者占更大优势。

无需提交 (Test-Blind)

即使提交了标化成绩,招生官也不会看。代表院校:整个加州系统的大学、华盛顿大学(西雅图)。

标化灵活 (Test-Flexible)

通常要求尽量提交SAT/ACT,实在无法参加才可用其他成绩,如AP/IB替代。代表情况: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GPA在2.5-2.8之间的申请者必须提交)。

标化考试要求回归,看似已成为趋势。

八所藤校中,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康奈尔大学、布朗大学(共六所)已经正式宣布,2026年秋季入学申请者必须提交标准化考试成绩;普林斯顿大学宣布2026年秋季入学申请者标准化考试成绩为可选;哥伦比亚大学则将标准化考试成绩定为永久可选。

Top30院校政策分化。私立名校虽多标化可选,但实际录取中,高分标化申请者优势显著。理工科专业普遍对标化成绩要求更高。

不过,公立大学系统还是继续采取Test-Blind政策;其他州立大学则可能根据州教育董事会或立法机构的决策进行调整。可能出现“主校区恢复标化要求,分校延续可选政策”的分化局面。

“去标化”的影响有哪些

一直以来,教育界对“去标化”的意见和看法也并不一致。

一些人认为支持“去标化”政策,可以提升生源的多样性。有学者发现实行 Test-Optional 的学校申请人数显著上升,尤其是女性和少数族裔比例分别提升了约6%和10% 。

但也有部分人持怀疑态度。另一批研究表明Test-Optional 并未显著改变弱势群体录取比例,反而可能加剧了录取过程对课外活动、推荐信等“软实力”的依赖,而这些指标往往和家庭经济实力相关。

标化考试回归有哪些利弊

优势方面

提供衡量标准:

不同高中的GPA含金量不同,标化成绩可以提供相对统一的学术评价标准。

预测学术潜力:

研究表明标化成绩与大学的学术表现(如GPA、毕业率)存在强相关性。标化成绩,尤其是数学部分,对理工科申请者的学术能力预测效度较高。

对申请人数激增的初步筛选:

当前申请人数越来越多,招生官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对标化成绩的判断,来快速筛选具有学术潜力的候选人。

普通背景学生的机会:

对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的同学来说,可能缺乏足够多的活动,但较高的标化成绩有利于自己申请更好的大学。

挑战方面

加剧分数内卷:

 MIT、哈佛等校新生中SAT 1580+的高分者比比皆是,康奈尔工程学院录取者SAT中位数已达1490-1550分,名校门槛水涨船高。

对中国学生的申请建议

结合研究结果和美国高校现状及未来趋势,中国留学生在申请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关注目标院校的实际政策

不是所有 “Test-Optional” 都等同于公平录取,有些学校暗地里仍更青睐提交了标化成绩的学生。

建议提前深入分析目标院校的近年录取数据,尤其要查看 “提交分数” 和 “不提交分数” 两类申请者的录取率,看二者是否存在明显差距,避免因政策误解影响申请。

高分依然是优势

即便很多大学允许不提交标化成绩,但 SAT/ACT 这类标化考试仍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 它是全球通用的学术能力衡量标准。

尤其当你的 GPA、课程体系和美国本土学生存在差异,难以直接横向比较时,标化成绩就成了关键参考:招生官能通过它更直观地判断你的学术水平,避免因教育体系不同导致的能力评估偏差。

标化对不同类别院校价值不同

若申请的是资金紧张、高度依赖学费收入的学校,这类院校往往更看重两点:一是申请者的学术成绩,二是经济实力。

此外,申请不同类型院校时,标化成绩的价值也会有差异。比如理工科、商科等专业通常更注重数学与逻辑能力,标化高分的申请者会更有竞争力;而人文社科或艺术类专业,文书质量与作品集水平的权重可能会更高。

具体来说:

必须提交院校

全力冲刺目标分数(如冲刺顶尖校建议SAT 1530+/ACT 34+)。

标化可选院校

了解其真实偏好(如杜克录取者中超85%提交了标化),结合自身情况决定是否提交。

理工类专业申请者

重点攻克数学部分,这是核心筛选指标(如MIT、卡耐基梅陇大学CS学院等特别看重)。

特殊政策

比如北卡教堂山分校对特定GPA段学生的要求。

总之,美国各大学的录取政策会持续调整变化,与其纠结 “要不要考标化”,不如提前做好全方位准备:既要打磨过硬的学术成绩,也要在文书和个人经历中凸显独特价值,让申请材料更有竞争力。

2026 申请季,标化成绩的强势回归,也传递出美本申请重新重视学术成绩的信号。这一政策变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 一份具备竞争力的标化成绩,无疑会成为吸引招生官关注、助力申请的重要 “敲门砖”。

面对这些变化,只有积极规划申请节奏、科学备考关键项目,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增加拿到梦校 offer 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