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研究生 > 美国博士 > 在美国大学读博士难不难?

在美国大学读博士难不难?

美国博士

很多人都听说过去美国读博士不容易,因为美国博士学位不是那么好拿的。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在美国大学读博士难不难?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在美国大学读博士期间,不管你是在城市繁华的哥伦比亚大学,还是在风景秀丽而远离城市的伊萨卡小镇上的康奈尔大学,系里或教授给你的资助足可以满足你在当地的基本生活,当然包括养一辆车,甚至还可以把爱人和小孩养起来。系里或教授给你的钱,或是校友捐赠或是教授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从美国各大政府机构,如国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简称DOD),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简称DOE)、海军或空军的研究室(U.S.Navy或AirForce)、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简称NASA)、国家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或大公司(如Intel、Microsoft、TI、Google、GE、Boeing Company、Oracle、Qualcomm、Agilent、IBM、Analog Device等)申请来的。他们不会白出这些钱的。他们招收和培养你的目的有三:

一是在校期间帮助他们]教学和做研究出成果;

二是毕业后你能有更大的发展,成为名人,为他们争光;

三是你以后有成就了能为他们]捐款、捐物,从而支持大学的发展和延续,形成良性循环,尤其是那些私立大学,要自我生存和发展。那怎么才能让你出成果、成为名人和有成就呢?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严格要求了。

首先你要学习21-30学分的课程,也就是7到10门课,课程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选,但有时还得听教授的。课程的难度要比国内大得多,作业之难、量之大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还要独立完成,想商量也找不到人,因为下课后各奔东西,又没有统一的宿舍。晚上1,2点以后睡觉基本就是习惯了。要是TA的话你还得给本科生辅导、指导实验和判比国内难判的作业和试卷,因为作业没有固定的答案;RA则第一年就得进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或进行实验室轮转。你的学习成绩一般要达到GPA3.5以上,TA和RA工作也要得到满意的评价,否则就有可能被随时eliminate(淘汰)。

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的规定是A student receiving the grade of C in one academic course(for 3 or more academic credits)is considered to be on departmental probation(学生只要有一门3学分或以上的课程成绩为C,系里应定真为缓读)。课程一年完成后就是资格考核Qualified Examination,几个教授组成一个委员会(Committee)对你进行全面的考核,一般是口头问答式考核内容包括你学到的知识和研究方向,一般有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和一到两个相关的方向。主要看你后面有无能力完成博士所应完成的研究工作,若Committee认为你不能,一般系里会给你个硕士,赶快给新人让位,众多的新人还排着队呢?但若通过了QE,你就成为真正的博士研究生(PhD Candidate)了,后面就是一般4年的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你甚至没有白天黑夜,节假日,你要利用假期到著名公司或实验室实习,汲取营养,你要带着成果搭飞机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称为发表会议论文(Conference Publication或Presentations或Seminar Talks),为你的教授摇旗呐喊。光会摇旗呐喊还不行,你还得拿出真刀实枪,在国际认可的刊物上发表两篇以上的论文,当然要有教授的署名。当有良心的教授认为他(她)给你的钱离了相应的回报,而你也有了一定的造诣的时候,也就是走在了你所选择的研究领域的前端,你才可以呈交博士论文,进行答辩。若你能干,个别教授不想让你走,多用你一两年,也是常有的事。有些大学认为获得博士学位者应能担负起大学教学工作,毕业前要完成一到两门大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工作作为锻炼,你要备课和写课件;有些知名大学要培养你进入美国主流社会,不能只会听说读写几个英语专业词汇,你必须就像美国Native一样熟练掌握美语,因此要求研究生在毕业前通过学校组织的英语考试,110分以上的托福大牛也得小心点。

下面再来看看一位经验人士的博士心得:

完成作业须起早摸黑

美国的博士教育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学习。通过两年左右的时间学习与你日后的研究方向有关的课程,而后进行资格试,未能通过资格试的学生就会被首轮淘汰。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做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确立课题、在特定领域进行尖端的研究、在行内影响力较高的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在各种学术会议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博士必须学会的基本操作。最后进行博士论文答辩,不能通过者遭未轮淘汰。

我就读博士的美国学校属中等理工类学院,然而,学校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出乎我意料之外。上了一个星期的课后,我很惊讶地发现,即使把星期六星期日都计算在内,要按时完成作业还是有难度。因为每个教授都会布置大量有一定深度的作业,这些作业你不认真研究课本,即使是看着答案,也不能理解。第一学期我有两门必修课和一门选修课,每门课完成作业要花10个钟头,再加上做助教改作业,每周不算听课我起码要学习工作50小时。

上课并非充斥着讨论

美国理工博士生上课并不如我们想象那样充斥着讨论,教授会抓紧利用上课时间阐述他对所讲内容的立场观点,而学生也仅会在自己特别擅长或喜欢的课上提问。由于课程难度较大,学生要即时理解也不容易,更不要说提出问题进行讨论。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没有机会与老师交流,实际上,老师会在课外设置每星期4小时的时间为学生答疑,学生通常会利用这段时间就作业和课程问题与教授展开讨论。

虽然美国博士作业量大,花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但它却是美国博士教育培养的一大特色,教授布置的作业往往经过精心设计,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全面理解上课内容。更巧妙的是,作业的实用性很强,它引导你如何把课堂知识运用于实际。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理工类教育很注重对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使用,其核心思想是让学生学会使用一切能利用的现代工具解决复杂问题,而非单纯地重复经典的推导工作。

美国大学教师之所以能大量布置作业,同他们全面实行助教制度有关,每个教师都会配备一个助教帮助批改作业,而每个助教在每门课的工作时间约10小时左右,足以详细批改学生作业并将作业完成情况向教授简单汇报。否则,天量的作业学生都不容易做完,教师又怎么可能改得完呢?至于他们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一般都通过测验和考试,还有在学生答疑时间中的互动。

资格试包括平时作业

由于美国博士课程比本科课程难度大得多,再加上大量的作业,很多学生开始都很不适应。他们每个星期都围着作业忙得团团转,实在不会做的,又赶着要交,只好抄作业了,所以班里的作业表面上是大家讨论的结果,实际上只是少数几个人的杰作。我们学院的博士资格试,除了考试是大头,测验是小头,作业也占了相当的比重。所以,做好作业,不但是为考试、测验打好基础,还是资格试中一个实实在在的组成部分。刚来美国,师兄就告诫我,因为语言尚未过关,第一学期千万不要选太多的课,否则你会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而后很快就印证了师兄的提醒是金石良言,要应付难度比考试深得多的作业,每天我都必须起早摸黑,勤奋努力,忙得甚至无时间思乡、无时间寂寞。

然而,正是通过大量的训练,我觉得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发生变化。以前,做作业的目的仅仅是求解问题并最终得到标准答案。现在,作业已经变成帮助我们理清课程知识脉络,发现问题并尝试通过读书、上网查资料、编程等多种手段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这种思维训练能使学生牢记重要知识点,更重要的是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开拓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