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个性化的备考周期。
关于“雅思备考需要多久” 有许多常见的说法,不过其实很难有精准的说法。雅思每提高总分0.5分需要多少小时有效学习时间?可以选大样本去详细跟踪调研,统计出平均值。但统计误差肯定较大,且方差很大——不同群体提高总分0.5分所需的有效学习时间量差异大。而且目前还没有组织去很系统地一手调研过这个问题。
具体操作建议:
如果有合格老师辅导,请老师根据诊断测试和过往案例一起商量设计备考周期;
如果自学,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常见备考时间建议,并结合自己具体需要提高的单项(例:提高听阅0.5分通常比提高口写0.5分快一些)、主要存在的问题(例:主要缺应试技巧的通常比主要缺语言基础的学得快)、备考期间每周可用的小时数等因素去制定。
2. “前冲后稳”。
重难点放在备考前期和中期解决,后期以综合实战运用为主。许多人的行为符合心理学“帕金森效应”的描述,喜欢把重难点拖到后期解决,往往失败告终。
3. “大任务不过三”。
备考期间与雅思消耗时间和精力指数同级别的任务不要超过3个。
4. 最佳课堂间隔。
每次雅思课之间的间隙在2-6天为宜,太短容易出现消化不足的问题,太常容易出现淡忘生疏的问题。
5. 生物钟。
尽量让备考期间的学习时间去实考时间吻合。例:早8点50-11点50左右考的同学适合早睡早起。如果坚持要晚睡晚起的同学,则适合下午场的机考。
6. 拆分。
大任务拆分成难度合适、成果可测量、有时间截点的任务(参考SMART)。
7. 交替。
适当“换脑”,大脑耐力通常更足。可以是雅思的不同学习任务交替进行,也可以是雅思与其他同时期的主要任务交替。
8. 计时练习。
备考中后期(尤其后期)需注意根据各项各题型的时间设定,以及自己的答题时间策略计时练习。
9. 四项融合。
核心语言点和技能不区分听说读写。把大陆培训惯例分开的听、阅、写、口打通备考,效率往往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