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常春藤大学
美国常春藤大学,多少学生的终极梦想。历史悠久,治学严谨,人才辈出,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常春藤”都是顶级学府的代名词。然而随着美国大学的不断发展,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学不断涌现,“常春藤”的“支系”越来越多:公立常春藤、新常春藤、小常春藤,这些新兴组合简直令人眼花缭乱。
常春藤盟校
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成立于1954年,指的是由美国东北部地区的8所私立大学组成的体育赛事联盟,它们全部是美国一流名校、也是美国产生最多罗德奖学金得主的高校联盟。
所有的常春藤盟校都是私立大学,但它们同时接受政府资助和私人捐赠。
- 哈佛大学(1636年)——马萨诸塞州
- 耶鲁大学(1701年)——康涅狄格州
- 哥伦比亚大学(1754年)——纽约州
- 普林斯顿大学(1746年)——新泽西州
- 布朗大学(1764年)——罗德岛
- 康奈尔大学(1865年)——纽约州
- 宾夕法尼亚大学(1740年)——宾夕法尼亚州
- 达特茅斯学院(1769年)——新罕布什尔州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迄今为全美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并拥有北美最古老的校董委员会。其因历史、学术影响力、财富等因素而获评为世上最享负盛名的学府之一。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全美第三古老的高等学府,耶鲁的本科教育为博雅模式,并提供多个主修课程,附设住宿学院系统;研究或专业学科课程的模式则各有不同。
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在八所常春藤盟校中,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其中海外学生占全部学生的5%,他们主要来自加拿大、中国、新加坡、英国和德国。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全美历史第五悠久及纽约州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九所美国独立宣言发表前成立的殖民地学院之一。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of Pennsylvania):美国第四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美国第一所从事科学技术和人文教育的现代高等学校。美国《独立宣言》的9位签字者和《美国宪法》的11位签字者都与该校有关。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学校的创建人,现已成为拥有12所学院,几百个系、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美国第一所可以接受任何宗教背景的学生入学的高校。入学竞争极为激烈,本科生入学率仅为8%,部分专业录取率不足5%,是全美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中的第6低。
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最像文理学院的藤校,学院共有39个部门、56个专业,其中尤以政治学突出,经济学也是较为出色的专业之一。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八个常春藤盟校中唯一一所在美国独立战争后创办的。自学校成立伊始,创始人就期待将康大办成一所全科型的新式大学,正如康奈尔的校训:“我将创办一所任何人在此都能获得所有学科教育的学府”。
常春藤八校都是顶级的私立大学,那么顶级的公立大学有没有联盟呢?“公立常春藤”是时候了解一下了~
公立常春藤
“公立常春藤”(Public Ivies),这个词最早是Richard Moll在他的书《公立常春藤:美国最好的公立本科大学指南》(1985)中创造的。Moll是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招生委员会主任,他走遍全国考察高等教育的质量,觉得不少公立大学是在“以公立学校的价格提供常春藤盟校的教育”,但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一点。
所以,Moll将这些一流的公立大学名为Public Ivies,代表了美国公立大学的最高水平。最初的八所公立常春藤盟校包括:威廉与玛丽学院、迈阿密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佛蒙特大学、维吉尼亚大学。
之后,有一本《公立常春藤:美国公立大学的旗舰》(2001,Howard and Matthew Greene)将第一本书上的名单扩展到至30所院校:
-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 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
-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 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分校(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inghamton)
- 威廉与玛丽学院(College of William & Mary)
- 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 迈阿密大学牛津分校(Miami University)
- 佛蒙特大学(University of Vermont)
- 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 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 宾州州立大学(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 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
- 亚利桑那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 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 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 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 康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 特拉华大学(University of Delaware)
- 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
- 乔治亚大学(University of Georgia)
-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 爱荷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
-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
- 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美国的好大学实在太多了,2007年,常春藤八校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组合——“新常春藤”(或泛常春藤)。
新常春藤
“新常春藤“(New Ivies)一词来自于著名教育研究机构Kaplan-Newsweek在2007年发布的《How to Get into College Guide》一书。其中涉及的美国25所精英大学因其高质量的教育和不断取得的国际学术成就,受到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青睐。
New Ivies拥有和八所常春藤学校相同甚至更好的科研和教学能力。它们的生源和教授毫不逊色于常春藤大学,而在诺贝尔等奖项和校友质量方面甚至比常春藤更出色。
- 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
-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WashingtonUniversity in St. Louis)
- 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 北卡罗莱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 罗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
- 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
- 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
- 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 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
- 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
- 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
- 斯基德莫尔学院(Skidmore College)
- 塔夫斯大学(Tufts University)
- 鲍登学院(Bowdoin College)
- 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 凯尼恩学院(Kenyon College)
- 玛卡莱斯特学院(Macalester College)
- 富兰克林欧林工程学院(Olin College of Engineering)
- 里德学院(Reed College)
- 伦斯勒理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 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联盟(Claremont: Harvey Mudd and Pomona)
- 科尔比学院(Colby College)
- 科尔盖特大学(Colgate University)
- 戴维森学院(Davidson College)
可能是觉得与大U夹杂的混合版不够凸显本色,文理学院还搞了一个“纯净版”的联盟~
小常春藤
小常春藤盟校(Little Ivies)的“小”,源自其成员院校学生规模、学术优异标准、历史上的社会声望和比常春藤联盟具有更高选择性的录取。小常春藤联盟也因其自身虽小却拥有数额庞大的捐赠基金而闻名。
该联盟的创始成员是威廉姆斯学院、阿默斯特学院、卫斯理大学和鲍登学院。前三者合称“小三杰”(Little Three),呼应“三巨头”(Big Three)——哈佛、耶鲁、普林斯顿。
后来有了介绍大量文理学院的出版物《隐藏的常春藤》(Hidden Ivies),“小常春藤”正式拓展为14所东岸文理学院的集合体:
- 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 s College)-
- 艾姆赫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
- 卫斯理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
- 明德学院(Middlebury College)
- 鲍登学院(Bowdoin College)
- 科尔比学院(Colby College)
- 科尔盖特大学(Colgate University)
- 贝茨学院(Bates College)
- 汉密尔顿学院(Hamilton College)
- 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 康涅狄格学院(Connecticut College)
- 斯沃斯莫尔学院(Swarthmore College)
- 瓦萨学院(Vassar College)
- 哈弗福德学院(Haverford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