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程培训 > AP培训辅导 > AP美国历史考题解析和答题技巧

AP美国历史考题解析和答题技巧

AP培训辅导

AP 美国历史一直是很多同学头疼的科目,也是三门AP历史中,备考时间最长的一门,尤其是对于第二部分的考题,拿到高分难度很高。

1AP美国历史考题

考试题型和分数占比

☑ 第一部分 A:选择题
55 道题 | 55 分钟 | 占考试成绩的 40%

☑ 第一部分 B:简答题
3 道题 | 40 分钟 | 占考试成绩的 20%

☑ 第二部分:基于文档的问题和长篇论文
2 道题 | 1 小时 40 分钟 | 占考试成绩的 40%

  • 基于文档的问题(DBQ)
    建议时间:1 小时(包括 15 分钟阅读时间)| 占考试成绩的 25%
  • 长篇论文
    建议时间:40 分钟 | 占考试成绩的 15%

2第一部分 A 详解

第一部分 A:多项选择题
55 道题 | 55 分钟 | 占考试成绩的 40%

  • 题目通常以 3 – 4 道题为一组出现。
  • 学生要分析历史文本、解读和证据。
  • 包括一手和二手资料、图像、图表和地图。

答题技巧:

1.仔细阅读题目和资料

由于题目中包含一手和二手资料、图像、图表和地图等多种信息源,在答题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这些内容。例如,对于一手资料如历史文献、信件等,要理解作者的意图、背景和立场。对于图表和地图,要准确解读其中的数据、趋势和地理信息等关键要素。这些细节可能会成为答题的关键线索。

2.分析题目意图

要明确题目是在考查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理解,还是对不同历史观点的比较等。例如,有些题目可能会问 “根据给定的资料,某一事件对当时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这就需要从经济结构变化的角度去分析事件的影响。

如果题目是关于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移民政策,那么就需要分别梳理每个时期移民政策的特点、制定的原因(如经济需求、政治理念等)以及产生的后果。

3.利用排除法

当对答案不确定时,排除法是很有效的技巧。排除明显不符合历史事实或者与题目所给资料无关的选项。例如,如果题目是关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选项中出现了关于美国内战时期才有的政策,那么这个选项就可以被排除。

同时,要注意选项中一些绝对化的表述,如 “总是”“从未” 等,这类表述往往不太准确,除非有十足的把握,否则需要谨慎考虑这些选项。

4.关注时间范围和主题限定

题目通常会有明确的时间范围(如 1754 – 1980 年)和主题限定(如社会运动、经济变革等)。答题时要确保所选答案符合这些限定。

并且,要对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边界有清晰的认识,避免混淆不同阶段的事件因果和发展脉络。

5.做好笔记和标记

在阅读题目和资料时,可以简单标记出关键信息,如重要的日期、人物、事件名称、观点表述等,方便答题时能够快速定位和运用这些知识。

3第一部分 B 详解

第一部分 B:简答题
3 道题 | 40 分钟 | 占考试成绩的 20%

  • 学生要分析历史学家的解读、历史资料和有关历史的命题
  • 有些题目包含文本、图像、图表或地图。
  • 学生要在两道最终必答简答题的选项中进行选择,每道题侧重于不同的时间段:
  1. 第 1 题是必答题,包含 1 – 2 个二手资料,侧重于 1754 年至 1980 年间的历史发展或进程。
  2. 第 2 题是必答题,包含 1 个一手资料,侧重于 1754 年至 1980 年间的历史发展或进程。
  3. 学生要在第 3 题(侧重于 1491 年至 1877 年间的历史发展或进程)和第 4 题(侧重于 1865 年至 2001 年间的历史发展或进程)中选择一道作为最后一题作答。第 3 题和第 4 题都不包含资料。

答题技巧:

1.认真解读题目要求和给定资料

  • 明确任务重点:仔细分析题目是要求分析历史学家的解读、历史资料本身,还是验证某个历史命题。如果是分析历史学家的观点,需要辨别其立场、依据和可能存在的偏见。对于历史资料,要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背景、事件细节和意义。
  • 深入理解资料内容:对于包含的文本、图像、图表或地图等资料,要像处理第一部分 A 中的资料一样,仔细研究。如果是文本,梳理其核心观点和支撑论据;如果是图像,解读其描绘的场景、人物表情动作等隐含信息;对于图表和地图,把握数据趋势、区域差异等关键要点。

2.构建答题框架

  • 确定答题思路: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是采用时间顺序、因果关系还是比较对比等答题思路。
  • 规划要点布局:在头脑中或者草稿纸上简单规划好回答每个问题需要包含的要点。例如,对于一个要求解释某一历史资料如何反映当时社会思潮的题目,计划好先简要介绍社会思潮的背景,然后指出资料中体现该思潮的具体内容,最后说明这种反映的意义。

3.结合知识储备回答问题

  • 关联历史知识:将题目中的资料与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相结合。即使资料是新的,其中涉及的历史时期、事件类型等通常都可以用已学知识来辅助理解。例如,题目提供了一份关于美国妇女选举权运动后期的一手资料,就可以结合之前学过的妇女选举权运动早期的发展历程、主要人物、推动因素等知识来全面回答问题。
  • 运用历史术语准确表达:在回答过程中,尽量使用准确的历史术语来提升答案的专业性。比如,在描述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经济现象时,使用 “通货膨胀”“失业率”“金本位制” 等专业词汇,避免使用模糊或不准确的表述。

4.注意回答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 完整回答问题:确保回答涵盖了题目要求的所有方面。如果题目有多个小问,比如 “描述事件的背景和影响”,要分别完整地回答背景和影响部分,不能遗漏。
  • 保持逻辑连贯:各要点之间要有清晰的逻辑关系。可以使用连接词如 “首先”“其次”“最后”“因为”“所以” 等来使回答条理清晰。

4第二部分 DBQ 详解

第二部分:基于文档的问题和长篇论文
2 道题 | 1 小时 40 分钟 | 考试成绩的 40%

基于文档的问题(DBQ)
建议时间:1 小时(包括 15 分钟阅读时间)| 考试成绩的 25%

  • 学生会收到 7 份关于某个历史发展或进程的不同观点的文档。
  • 学生将这些书面、量化或视觉材料作为历史证据进行评估。
  • 学生通过对历史证据的分析来提出论点。
  • 基于文档的问题重点关注 1754 年至 1980 年的主题。

答题技巧:

1.阅读与理解文档(15 分钟)

  • 快速浏览文档内容:在开始的 15 分钟阅读时间里,先快速浏览 7 份文档,了解它们大致的主题、类型(书面、量化或视觉材料)以及各自的观点倾向。
  • 确定文档之间的关联和差异:在浏览过程中,思考文档之间的联系,比如是否有观点相互支持或相互矛盾的情况。例如,有的文档可能强调美国工业革命时期某一政策的积极影响,而另一份可能在批判其带来的社会问题,这就是明显的矛盾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作为后续答题的重要线索。

2.构建论点(10 – 15 分钟)

  • 分析题目要求和主题:仔细研读题目,明确其关注的历史发展或进程主题,确定自己要论证的核心观点。
  • 结合文档证据形成论点框架:从文档中选取能够支持论点的关键证据,形成一个初步的论点框架。

3.撰写回答(30 – 35 分钟)

  • 开头引入论点清晰明确:在回答的开头部分,清晰地提出自己的论点,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明白你的立场。例如,“在 19 世纪美国西进运动中,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国家扩张主义观念的盛行是推动西进运动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给定文档的分析可以清晰地证明这一点。”
  • 正文部分充分利用文档证据:在正文里,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按照重要性排序、时间顺序等)详细阐述观点,并将文档证据融入其中。同时,要对证据进行分析和解释,说明这些证据是如何支持论点的,而不是简单地罗列证据。
  • 考虑不同观点进行辩证分析:如果文档中有与自己论点相反的观点,要承认并进行反驳。
  • 结尾总结强化论点:在结尾部分,总结自己的论点,并再次强调通过文档分析得出这一论点的过程。

5第二部分 长篇论文

第二部分:基于文档的问题和长篇论文
2 道题 | 1 小时 40 分钟 | 考试成绩的 40%

长篇论文
建议时间:40 分钟 | 考试成绩的 15%

  • 学生解释和分析美国历史中的重要问题。
  • 学生通过对历史证据的分析来提出论点。
  • 问题选项侧重于相同的技能和推理过程(例如,比较、因果关系或延续与变化),但学生要从 3 个选项中进行选择,每个选项分别聚焦于不同时间段的历史发展和进程 —— 即 1491 – 1800(选项 1)、1800 – 1898(选项 2)或 1890 – 2001(选项 3)。

答题技巧:

1.选题(5 – 10 分钟)

  • 快速评估选项:仔细阅读 3 个选项,结合自己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熟悉的主题,快速评估每个选项的难度和可操作性。例如,如果你对美国早期建国时期的政治制度构建有深入研究,那么聚焦于 1491 – 1800 年的选项可能更合适。
  • 考虑知识储备和可用论据:选择一个自己有足够知识储备并且能够找到丰富历史证据支持论点的选项。比如,如果你记得大量关于 19 世纪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案例,那么选择 1800 – 1898 年或 1890 – 2001 年中涉及工业化相关主题的选项会更容易发挥。

2.构建论点(10 – 15 分钟)

  • 明确论文主题和核心观点:根据所选选项,确定论文要解释和分析的美国历史重要问题,然后提炼出一个清晰的核心观点。
  • 梳理支持论点的论据框架:回忆所学知识,梳理出能够支持论点的历史事件、人物事迹、经济数据等论据,并形成一个大致的框架。

3.撰写回答(20 – 25 分钟)

  • 开头点明主题:在开头部分,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方式引入主题,如引用一句当时著名人物的话或者描述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场景,然后明确提出自己的论点。
  • 正文条理清晰阐述观点和论据:在正文里,按照预先构建的论据框架,有条理地阐述观点。可以采用段落分明的方式,每一段围绕一个论据展开论述,并且要详细解释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 结尾总结升华主题:在结尾部分,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升华主题,使论文有一个完整的结束感。例如,“综上所述,19 世纪美国南北经济差异是地理环境、劳动力制度和产业政策等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这种经济差异不仅塑造了当时美国南北不同的社会风貌,也为后来的南北矛盾冲突埋下了伏笔,深刻影响了美国历史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