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建议过早或者多次参加SAT考试?
SAT, 全称是 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 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是由美国的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主办的全球考试,又称“美国高考”。其成绩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大学,尤其是常春藤名校必不可少的入学资格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
从2024年考试,全球实行机考模式,每年都有7次考试机会,分别是3/5/6/8/10/11/12月。
考试费用,若在美国境内考试,2025年是68美金,若在美国境外,就再加些国际费用,也就200美金之内可以搞定。
SAT成绩的重要性:美国大学申请本来就是一个努力+概率+玄学的一个事情。
对于在申请美国大学时,想提交SAT,但又不清楚考到多少分才有被录取的几率,是目前大部分人的困惑。
分数当然是越高越好,但官方总有一套安慰人的说辞,对某些幸运儿还是有效的“
好的SAT成绩能帮助你被心仪的大学录取!即使你认为自己的分数低于学校的平均水平,也不要放弃申请。你的 SAT 成绩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你的成绩、申请文书和课外活动也会影响招生官对你申请的评价。”
通常来说:Top30,1500+是底线。
Harker高中校方官方对SAT考试的要求是:建议学生在 11 年级第二学期之前至少参加一次 SAT 或 ACT 考试。SAT 是一个由三部分组成的测试,用于衡量批判性阅读、数学推理和写作能力。测试的每个部分的得分范围为 200-800。如有必要,可以在 12 年级秋季再次参加 SAT 考试。虽然目标是一次,但参加两次考试也很常见。学生参加 SAT 考试超过三次通常不会有什么好处,因为分数差别不大。有些学生可能会发现 ACT 更适合他们的学习和考试风格。如果大学在招生过程中要求标准化考试成绩,大多数大学都会接受 SAT 或 ACT。如果学生认为他们的 PSAT 和 SAT 成绩不能反映他们的能力,可以参加 ACT。
这里有几个重要信息点:第一是最好的测试时间是11年级下学期,第二是最好考一次,实在不行考二次,不建议多次参加考试。
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SAT考试的内容点,基本上在11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才可以全部覆盖到,早考并未有得分优势(除非孩子精力旺盛已经在外提前学完)
SAT考试内容:
阅读和文法部分( Reading and Writing Section)
- 文章信息和主旨(Information and ideas)
- 修辞技巧和文章结构(Craft and Structure)
- 想法的表达 (Expression of ideas)
- 标准英语规则 (Standard English Conventions)
数学部分(Math Section)
1.代数(Algebra)
2.高等数学(Advanced Math)
3.问题解决和数据分析(Pronlem Solving & Data Analysis)
4.几何和三角(Geometry & Trigonometry)
大多数情况下,11年级上学期可以完成以上学习内容的覆盖,尤其是数学部分。
若要提前到10年级甚至9年级就考,大概率分数不会很理想,若要取得理想的分数,那课外花费的时间肯定是需要足够的。
第二就是SAT机考的考试模式决定了,靠刷分想刷出成绩,基本上没可能。
SAT机考的考试模式是采用多阶段自适应模式(Multistage Adaptive Testing),用更短的考试来公平准确地测量相同的内容,同时保持考试结果的可靠性。
在这个模式中,每个部分的考试(阅读和写作;数学)都分为两个阶段,成为Module模块。
具体来说,学生在第一个模块中回答了一组问题,穿插了简单、中等和困难的不同难度问题,测试学生的学习结果。若第一个模块得分率很低,为了”适应“学生的学术水平,系统将在第二个模块中给出综合难度更低的题目;相反,若第一个模块得分高,系统在第二个模块中给出的综合难度大的题目。
进入较难的模块2,学生就会享有一个得分下限,也就是说有个地板分数给你兜底;而第二模块容易,那就是一个得分上限,即有个天花板分数给你封顶。
所以,若想冲1500+,必须进入到难的模块2;进到简单的模块2,就不可能拿到1500+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所有考生都觉得考得时候挺顺利,结果却大相径庭的原因。
因此:在SAT自适应机考模式中,模块1的表现至关重要,因为它为模块2的难度级别和题型制定了基准。只有拿到难题,才有可能拿到高分甚至满分的可能性。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同一个模块中的题目难度和分值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同样错题数量一致,扣的分可能相差很大;或者即使扣同样的分,但是错的题目数量也不一样。
第三,从考试成绩递交规则来看:
几乎大部分的美国大学都会要求申请人递交至少一次SAT的成绩,但是若申请人有多次考试成绩,则不同的学校要求不同,通常越是名校越是要求所有。
目前市面上的美国大学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接受拼分,所有场次中单项的最高分之和:即无论高低,全部提交,该大学自己重新计算最高总分,比如康奈尔大学。
第二种:不接受拼分,只参考单次最高成绩,这种情况下,可以“报喜不报忧”,但是学校估计也没那么竞争激烈。
第三种:不接受拼分,但必须提交所有考试成绩。这种情况下,大学不仅会参考你的单项成绩,同时每次考得不好的也会关注到,而且参加的次数也会被列入考察范围。
所以说,大学招生官会全盘考虑,也就说会参考最高分,也会参考最低分。虽然招生官不会简单地根据考试分数来筛选人,但成绩肯定是越高越好,最起码是一个逐渐上升的趋势。
综上三点,并不建议学生过早地随意参加SAT考试。对于需要报送所有成绩的来说,早年考得差的分数,对于标化成绩刚好卡在学校平均线附近的来说,很可能就是一个减分项。
虽然有大学声称在收到所有成绩后,只参考最高分,这样听起来很好,但是若不是为了参考全部分数,大学根本不会要求提交所有成绩。
作为家长,千万不要盲目攀比和拔苗助长,更不要强制孩子参加什么频繁刷分捷径班,通过这种行为得出来的好成绩,在SAT系统中其实已经被自动暴露了行为背后的本质,一个为了分数而分数的申请人,永远都是大学所不喜欢的类型。
而,当孩子已经考过了一次SAT,但并未考到理想成绩的时候,完全不用过度担心。调整好状态,全力准备下次考试,因为当他下次考出理想成绩的时候,大学时会认可他的学习能力的,会看到孩子是如何通过努力来提升自己弱项的,而这正是大学所期望的学生所需要具备的特质。
我们总是会经常读到一些报道,什么孩子SAT拿了什么高分,但是XX学校也没有录到,或许大概这也是被拒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