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高中 > 美国高中申请 > 美高/美本申请,能否不考标化?

美高/美本申请,能否不考标化?

美国高中申请

经常会收到家长这样的提问:

美国大学Test optional 了,我们就不考SAT了吧?

有托福就好,不一定要考SSAT吧?

绿卡加四年美高(或海高),就不用考托福了吧?

每每听到这类提问,我的态度都很明确:

无论申请学校是否需要,托福、SSAT(申美高)、SAT(申美本)这三个标准化考试,都要学、都要考,不但要学要考,还要认真学、认真考。

为什么要认真对待托福?

学术标配

有个认知误区,认为英语不用学,把孩子扔去美国几年,英语能力自然就好了。其实并不然,经过正规托福学习和考试和没有经过托福学习和考试的孩子英语水平,差异还是挺大的。

孩子们去美国是为了求学,不是去过个基本生活,只停留在“听懂会说”的标准是远远不够的。一些受教育不多的普通美国人也能“听懂会说”,但他们是无法用英语很好阅读并写作的,更谈不上使用什么高级的词儿。

在美国的校园学习中,听课用到“听力”、发言用到“口语”、课上课下要“阅读”书目、完成作业要“写作”,托福里的“听、书、读、写”四项,任何一项能力的缺失,孩子都不容易取得漂亮的GPA。

不仅如此,托福解决的,是最基本的语言关,语言关过得好、过得早的学生,其他各个科目也更容易学好,反之都难。托福能力是学生隐藏的基本功,是“内功”,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孩子很多门成绩的好坏。

正规的托福学习可以让孩子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齐头并进、均衡增长。这与把孩子扔去美国,英语自然的野蛮生长,收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社交名片

但凡是我和孩子同时面对老美,只要我一开口,老美都会本能的把目光从我这里移走,只看孩子,听她说什么,一副全然不想和我聊的架势(此处省略心酸500字……)

虽然心酸,但我也挺理解他们的,在一位有地道口语的讲话者面前,是绝对不想和我这种“口音尴尬的外国人”多花费半秒钟的。如果我和孩子不是母女,而是同学,当对方把目光从我身上移开不打算和我聊的瞬间,我作为一名孩子,将是怎样的心情~此处请联想一下那些口语不强的孩子们。

没错,托福口语是妥妥的基本社交名片。

社交名片还不仅于此,各类校园社团的Leader竞选,那可是需要竞选者顶顶自信,用流利的英语勇敢表达的,如果孩子的口语不纯熟,竞选表达也注定不会有竞争力,赢得竞选的概率可想而知。

心性和毅力的强训练

艰苦的标化备考过程,不但是提升语言能力,更是对孩子心性和死磕精神的强训练,孩子的成长路上,非常需要这种训练。

无论美高申请还是美本申请,都需要孩子做一系列事:SSAT、SAT、面试、AP考试、竞赛、科研、活动、选校、文书等等,每步都不简单,都是一场场的硬仗。托福只是众多硬仗中的第一场,也是里程碑式的一场。如果这第一仗托福,都不能下力气死磕出来,后面的一系列更硬的仗,都不见得打得好,甚至不见得打得下来。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升学顾问通常要先看孩子的托福分数才定校定方案,那看得可不只是语言能力,更是根据分数同时评估孩子的努力度,对方案做相应难度调整,心性毅力强,上硬菜。

因此,请重视孩子留学路上,托福这第一场磨练心性的硬仗。

为什么要重视SSAT和SAT?

我们先来看SSAT和SAT的定义:

SSAT,全称Secondary School Admission Test,中文名称为美国中学入学考试,适用于美国、加拿大私立中学的入学,是申请者所必须具备的一个考试成绩。主要测量学生的数学、语文以及阅读理解能力,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和发展潜力。

SAT,也称 “美国高考” ,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主办的一项标准化的、以笔试形式进行的高中毕业生学术能力水平考试

是的,SSAT和SAT都是对学生的学术能力测试,测试学生是否具备就读美国高中/美国大学的基本学术能力。等于说,如果孩子的测试成绩好,说明他们去美高/美国大学的学术水平能力也强,反之就弱。

这个学术能力测试是有其内在的原理和逻辑的,它涵盖了和学术能力相关的一系列能力测试,直接对标美国高中和美国大学教学体系的教学要求,家庭是有必要重视并做好充分准备的。

事实证明,认真准备SSAT和SAT的孩子,去到美高或美本,学起来也是比较轻松和领先。反之,托福一般,未经过SSAT/SAT学习和考试就进入美高/美本的学生,完成学业是比较吃力的,有的连保住GPA都成为了奢望。

成长的路上没有捷径

在求学的路上,语言能力和学术能力是孩子必过的关口,这就像一名足球运动员,要练好传球、带球,这类基本功动作,才有机会进攻射门;这也像一名侠客,要配好锋利的刀枪剑戟,才能从容行走江湖。

请家长们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觉得不用递交就可以不必学,不必考,这无疑是在引导孩子回避困难走捷径,不可取。

其实对留学的准备,怎么认真都不为过;一些看似遥远的路,往往最近。

成长的路上没有捷径,孩子百炼才能成钢,申请路上的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