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申请季,如何选择保底校?
大学最近2年的申请率正在飙升。根据Common App的数据,截至2021年11月16日,大学申请人的数量已经攀升了13%。同时,提交的申请总数增加了22%。
这是一个好消息,有更多的学生正在做大学申请,但这也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也就是说,学生在建立他们的大学名单时必须要有策略。
建议同学们把早申(ED/EA) 的目标和常规轮次(RD) 的目标,有机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选校策略。
目标学校类型
申请者一般都会在选校清单上列下三类目标学校:
第一类,我们通常称之为 Dream School 或者叫 Reach school,这是冲刺学校,或者叫梦校。
Dream School /Reach School(梦校)是指你的录取几率低于25%的大学。
请记住,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学校,例如常青藤院校和《US News》中排名前十的学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理想学校,无论你的资料有多强。
第二类,我们称之为Target School 或者叫 Fit School,这叫目标学校。
Target School(目标学校)是指你的申请数据,包括GPA和考试成绩,位于被录取学生的中间50%范围内(第25-75百分位数)。
但你不能仅凭你的学术成绩来预测你的录取机会,还有很多东西需要考虑,比如你的课程的严格程度和你的课外活动。这些数据会让你对你的录取可能性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第三类就是大家就是我们今天重点要谈的Safety school,我们称之为保底学校。
是指你有大于75%的录取机会的学校。同样,你应该将你的申请统计数据与该校其他申请学生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以调整自己的申请学校。
然而,从近两年来的趋势来看,不只是冲刺学校,就连保底学校也越来越捉摸不透,很多保底校的热门专业申请难度直逼TOP30,如果,我们还按过去的申请思路去确定名单,很可能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申请置于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
在去年21-22的申请季,大家都听到有些同学,甚至是一些学霸,在大学申请中“全军覆没”的情况,不得已转战社区大学,再谋求大二转学的机会。
保底校原则
针对近年来越来越激烈的美本大学申请,给出一些“保底校”的申请原则,希望能够帮助各位申请者科学做抉择。
1、不要低估保底校的申请难度
保底校,大家的选择一般是大型的公立学校,毕竟招生人数众多,排名没那么靠前。比如: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威斯康星麦迪逊、宾州州立、俄亥俄州立和普渡大学等。
这些大公校一直是被华裔申请者视为保底学校的存在,但近年来这些学校地位也同样水涨船高,不能完全算是保底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校里的工程和计算机专业还都是名列前茅的。
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UIUC) 举例,UIUC在2023 US News的计算机专业排名中并列全美第五,但他在综合大学排名中位列四十多,非工程(包含计算机)类专业申请相对容易,如果是计算机专业,则要拿出藤校的水平去对待。
但是在递交申请之后,很多硬件条件上稍有短板的孩子失望的在十二月中旬发现,不单是热门的计算机专业,就连好几个带上计算机的交叉学科以及工程都直接给出了拒绝的结果。
不管是因为由于申请者人数的增加,还是因为学校自身录取政策的变化,这种现象发出了一个非常不好的讯号。虽然这种录取政策的后果可能需要等到下一个申请季才能反馈回来,但对于我们来说别无选择,只能把这些保底学校的热门专业申请难度等同于申请排名前三十大学的难度。
2、不要选择低于自身实力太多的保底校,否则仍有落榜危险
大学出于对入学率Yielding Rate的考虑,更加在乎申请者在录取后是否真正考虑入学。一个学校就算对于申请者来说,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是没有疑问、完全“应该被录取”的,但现在出于对入学率的考虑,也不再是保录学校了。所以不能申请太牛的学校,也不能申请太差的学校。保底校真得很难抉择!
不少大学特别是不那么知名的学校、或者是知名大学但恰巧处在某些分水岭的学校,在前些年吃了不少他们认为非常“合适”且优秀的申请者的苦,录取了不少,来得却不多,达不到正常入学率,使得大学最终手忙脚乱,不得不从waitlist中再大量录取,而且影响了大学的排名。
所以现在这些大学在录取学生时会更加慎重,对于条件过于优秀的申请者,宁可“放弃”、不愿再重蹈覆辙。
所以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在选择保底学校的时候,不要“委曲求全”,选择自己实力远远高于保底学校平均水平的大学,这样你反而不会被录取。
3、选择保底校,仍需要学校与自身是否匹配
每所大学的录取情况每年都有不同幅度的浮动,优秀的申请者也数不胜数,申请者的选校模式不能完全依赖自己的成绩和考试分数。这一点,在保底校的选择上同样适用。
不管是为哪一个水平的学校做准备,我们都应该仔细分析、反复斟酌,力求选出来的每一所学校都有适合且吸引自己的特质,你的保底学校应该和梦校一样,也是一所匹配你价值观、热情、兴趣所在的学校。
这样的话,不仅是在申请时会增加你的录取率,即便是将来梦校落榜,去到保底校,也是适合自己发展的,不至于落差太大。每年申请季都会出现意外,若最终去了一个非常不情愿的保底校,是非常糟糕的结局。
关于理想学校
应该申请多少个理想学校?
建议同学们创建一个包括10-15所的学校名单。它应该至少包括3-5所保底学校、4-5所目标学校和3-5所理想学校。这是帮助确保你被至少一所学校录取的最好方法。
为什么要申请理想学校?
如果理想学校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那么你为什么要费心去申请它们呢?
录取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即使你被录取的几率很小,但你永远不知道什么会吸引到招生官。也许你的文书会引起他们的共鸣,或者他们正在寻找你这样具有特殊身份或背景的人。
虽然申请理想学校有风险,但这个风险可能带你进入你的梦想学校。事实是,录取过程总是有风险的。有些学生甚至在被保底学校拒绝的同时又被录取到一个理想学校。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会知道答案。
关于自己
最后,提醒您啊,申请大学时应该注意以下这些原则:
1、了解自己
这是老生常谈,大学申请其实是从了解自身开始,真正好的留学申请规划和指导都是从了解申请者本人的背景、性格、成长等各方面因素开始的,不妨做做性格测试,专业及职业倾向测查,对自己做一个评估,在此基础上再做学校的了解和研究,而不是只顾着刷分。
要想申请到理想的学校、要想选准对路的学校,就应早开始做基础准备,不要一上来就要求按分数、按排名挑学校。
了解自己、选对学校不是为面子好看,也不是完全不顾排名,是为了今后能让自己对于适合自己的学校类型、氛围以及特点有更为准确的把握,是为了确保今后四年在大学既能快乐又能成功。
2、从兴趣及专业出发
许多人信奉热门专业、信奉所谓的好就业、好挣钱的专业,其实所有这些都是整体而言,具体到个人,还是要有兴趣和热情。
如果你喜欢创新、对于创业有激情,可能你去Babson College就远比去达Upen、布朗要更合适,如果你喜欢视频游戏设计,可能你去UCSC就比去哈佛、耶鲁更有意义;世间当然无绝对,但是却不难发现合适和意义所在。
特别希望所有家长都能看清楚身外的一些东西,别让这些干扰孩子的申请,给予孩子更多鼓励和信任。
3、认真地做好学校研究和调查
了解大学与了解自我对于申请者来说一样重要,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详细认真的了解大学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进而提高选校的准确性和录取的成功率。录取率的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的某些标准如标化分地取消,但是另一方面也和大量草率申请者的涌入有很大关系。
4、做有特色的申请者
美国大学总在强调全面发展,所以许多申请者绞尽脑汁来想增加自己简历的丰富性、多样性,希望既包括学术型活动,又包括领导力活动,还有义工服务等,其实很多人都忘记了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申请者应该重点突出或者有个人优势,所谓全面发展只是总体上不希望大多数申请者过于偏课。
所以,申请者应该尽早分析和了解个人的基本盘,问问自己内心真正的兴趣和热情所在,再来选择合适自己的活动或者课外实践,千万不要随大流,淹没在众多乱七八糟活动中看不见个人特色。
5、让学校看到你的热忱
申请者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注申请的各种细节,也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有耐心。
大学申请难度在增加,申请者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同时,任何一个大学即便是常青藤大学、威廉姆斯、阿姆斯特等顶尖文理学院也都面临比以往更加挑战的挑选难度,现在很多申请者高度相近、可辨识度下降。
如果你能表示出对每一所认真考虑的学校的兴趣,这不仅对于申请者自身有好处,对于大学来说也是非常欣赏和乐于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