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顶尖AP学校如何将理念与教学融合?
作为全球三大主流国际课程之一,AP课程(即Advanced Placement,美国大学先修课程)至今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及和认可。先修课程,顾名思义,即是鼓励学生在高中阶段先行修读本科教育通识课,通过考试后可以换取相应学分。
AP课程由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主办,自1951年建立,现已成为许多美国高中生在高中阶段的主流课程选择。虽然先修课程并不强制所有高中生学习,但是许多知名院校都会通过申请者提交的AP成绩单来判断其学术能力和综合水平。
毕竟,AP课程的复杂度略高于普通高中课程,学习难度也向大学阶段的课程靠拢,所以越来越多的申请者会在高中阶段修读AP并通过考试,用成绩单证明自己的竞争实力。
一方面,在申请阶段,修读AP课程对于高中生来说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前适应大学教育的模式,开拓自己作为研究者的视野并且在AP课程的要求下进行相应的初级学术训练;另一方面,在大学阶段,修读完成并已通过考试的AP课程可以转换成相应大学学分,替换大学中必修的学分数量,让自己在大学阶段有更多时间钻研兴趣或是提早选修更高级的课程,甚至跳级,更早找到科研或职业发展的方向。
AP课程科目众多,门类丰富,由7大类课程共计38门学科组成:艺术类、英语类、历史与科学类、数学与计算机类、自然科学类以及世界语言文学类。本世纪初AP课程进入中国大陆,开始在国内国际学校中逐渐普及。而国内学校在引进AP课程的过程中也不断需要借鉴AP发源地——美国,以及美国本土高中的AP课程培养特色。
全美AP学校大数据
作为全美最大的教育数据网站,Niche拥有近250万条来自真实就读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关于学校的评论,以及全美最全面的学校信息数据——这是Niche榜单之所以具有参考价值的原因。榜单中的评估数据还来自官方公布的权威发布,如美国教育部公布的各大洲或学校考试数据、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统计数据等。Niche网站利用自身深入和科学的数值计算,为全美各大洲、城市内的公立和私立学校进行质量评估和排名。
根据Niche 2023 Best Schools Offering AP Courses in America榜单呈现的信息(注:Niche年度最佳榜单发布周期为一年一次,2023Best Schools榜单发布于2022年9月26日),全美提供AP课程的学校共计有16057所。
私立学校的整体排名表现力较好,在榜单中,TOP50的学校基本上都是私立学校,只有少数几所公立学校入选。
我们选取了榜单中两所代表性的私立学校和一所公立学校来进行分析。
哈佛-西湖学校:顶尖私立,全面培养策略
榜单中排名第一的学校为哈佛-西湖学校,学校的前身是1900年建立的哈佛男子学校(Harvard School)和1904年建立的西湖女子学校(Westlake School Fro Girls)。1989年,哈佛学校和西湖学校的董事会合并了两所学校,设立了男女同校的哈佛-西湖学校,面向7-12年级的学生。
这所学校致力于将学校打造成“一个多元化和包容的社区”,团结社区内的成员,快乐地追求卓越的教育。“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DEI)”多样性,公平和包容”是哈佛西湖学校的办学理念,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学校也强调多元开放。
每个系所下面开设的课程少则十门,多则三十门,面向不同年级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修读层次。
不同年级学生的课程由选修和必修组成。必修课包括核心课程、艺术课程、体育课程、其他学术课程和服务课程;选修课则可以从艺术系选择相应的课程完成学分。学生每学期必须修不少于五门学科,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体育课程,并完成艺术和健康/个人发展的要求。此外,根据学校的社区服务计划,学生每年都要在学校和社区达成一定的服务时长。
值得注意的是,在哈佛-西湖学校,不仅每个系所下面都设置了相应科目的AP课程,还有比AP难度更高的荣誉课程(Honor)和Post AP课程。
以世界语言系为例,该系所下设三十余门课程,如下表所示。其中粗体的课程即是学校规定的可修读的更加复杂、考试标准严格的AP及以上难度课程,包括AP中文语言和文化、AP法语语言和文化、AP拉丁语、AP西班牙语语言和文化。
AP课程、Honor课程和Post AP课程为学校为10年级以上学生提供的高级课程,这些课程教授比普通高中课程更复杂的知识,拥有更严格的考核标准,也更加接近大学教育对学生学术水平的要求。
包括上表列出的世界语言系开设的课程在内,学校一共提供24门AP课程。从2022届开始,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平衡生活与学习,哈佛-西湖学校推出了对于AP选修课数量上限的规定:10年级学生最多可以选修2门AP课程,11年级3门,12年级4门。
从哈佛-西湖学校的教学安排我们可以看出顶尖私校对于全面培养的重视,如此数量的课程安排,多元的课程设置,让这所学校能够践行真正的全人教育。
乔特·罗斯玛丽学校:面对AP,更自由的声音
榜单排名第二的学校:乔特·罗丝玛丽学校在AP教学和考试培训上则体现出更“灵活”和自由的校园文化。
虽然目前这所学校同样是为人熟知的AP学校,但是校内开设的AP课程都不再以“AP”为名。虽无AP之名,但仍进行AP教学之实——这源自2016年校内的一场公开公开投票:2016年11月,学校教师以压倒性多数投票决定从课程中删除AP课程,并且在2017-2018学年开始实施这项决议。
所以自该学年之后,以前被指定为AP的课程现在被都更名为Honor课程。学校声称取消使用AP课程的名称意味着不必遵守大学理事会关于AP课程的指导方针,因此可以更加灵活和自由的开展教学。
2019年时,学校同样也发起了一项公投,但是仍有占大多数的投票者认为“不应该恢复AP课程”。
但是这在本质上是学校对于过于标准化的课程规则的应对策略,他们希望学生能够破除接受AP课程只是为了获得AP高分的目的导向,也就是希望应试主义的思维不要固化学生的校园生活。虽然AP并非大学申请的必备要求,但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用AP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这也导致了一种“内卷”:如果缺少这项分数,自己则很有可能被淘汰。学校希望学生能够出自自己的兴趣来选修课程,因此他们更倾向于提供灵活的而非标准一致的AP课程,以杜绝学生们单纯“刷分”的目的。
正如学校的招生简章中写道:所有校内开设的课程本质上都是大学预科课程,各个年级的课程所使用的教材都是大学教科书。所以,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取消”了AP课程,但是实际上许多课程讲授的仍旧符合AP考试的内容。
开设微积分BC(Calculus BC)课程的老师Andrew Murgio就在2022年The Choate News的报道中证实了这一点:虽然学校“取消”了AP课程,但是微积分BC的课程内容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乔特·罗斯玛丽学校微积分BC课程仍然会给学生布置AP练习题,并安排相应的测试,作为模拟AP考试,让学生们更好地为AP考试准备。
对学生来说,即便学校不再有AP课程,但是AP考试仍旧是他们的重点。
所以,每年5月,乔特·罗丝玛丽学校都会举行AP考试,学校也有相应的升学辅导来帮助学生更加灵活地准备申请。
这大概也契合了这所学校“不被定义”的理念和价值观。
这同样也引起我们对于国际教育的一种思考:追求全然的标准化是否值得推崇?在引进一种教育制度或课程体系初期,认证与标准化代表着发展的第一步:原汁原味的课程和经过认可的办学资质。但是许多课程在进入中国大陆后,都需要经过一定的本土化滋养,才能够脱离“水土不服”的困境。当国际课程面对中国学生,不同的文化、政治与意识形态,对于教育的诉求和期待是截然不同的。反观美国,作为AP的发源地,已经有这样的学校选择“取消”AP来尝试更加多元化的应对方案。
最佳公立AP学校,STEM氛围浓厚
在Niche榜单中排名第一的公立AP学校为北卡罗莱纳州数学与科学学院,这是一所传统的公立学校,由政府设立和管控,学生入学不需要缴纳学费,但是学校办学质量与所在市区、大洲的富裕程度呈正相关。在美国传统的公立学校中,学生入学要遵从学区划分范围,只能进入所在学区内的公立学校。
进入学校官网,我们可以看到“促进公共教育”的办学愿景赫然呈现在首页。但是,作为公立学校代表,这所学校的培养非常有针对性:专注STEM教育,以各方面资源来挖掘学生的科研潜能。正如其校名所昭示,校内的四个学科系所设置也偏向相关方面: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人文、数学和科学。学校开设的科目虽不像私校一样数量多、全面,但是胜在精度和深度。
同时,作为一所只招收11-12年级学生的学校,校内的AP课程也只有相关科目下的内容,例如AP微积分,AP统计学, AP微观经济学等。而由于疫情影响,目前该学校还为校内学生提供了线上的AP课程,让他们可以自主学习、复习,以应对考试。
在课程设置之外,学校还设置了各类科研计划来鼓励学生在11-12年级进行相应的训练,产出自己的学术作品。同时在校园设施上提供各类支持,为学生在校园内进行独立研究创造条件。
作为AP课程的发源地,美国本土应对AP课程与当地学校教学风格的方式可谓各有差异。从全美排名顶尖的三所AP学校个案中,我们看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培养策略:全面而广博的全科浸润、自由而灵活的教学模式或是深耕STEM教育培养科研人才的专业路径。
AP课程进入中国大陆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但在大陆的国际学校中,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课程选择。从引进、获得认证、不断更新再到本土化,国际学校的教学模式也经历了一定的发展历程。故而,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能够发现许多学校在选择AP课程的同时,都将课程与它们自身独特的育人理念相结合,而这也恰是学校品牌价值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课程只是教学的工具,独特和一流的教育最终体现在学校先进的教育观念之上。相信大陆国际学校也将会有更新的创造,培养出有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和中国文化自信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