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大学 > 美国大学申请 > 打响26Fall申请季:网申系统升级,热门院校可能被”申爆”,这些关键信息你必须掌握!

打响26Fall申请季:网申系统升级,热门院校可能被”申爆”,这些关键信息你必须掌握!

8月1日,美本申请系统Common APP正式开放申请,2026Fall美国大学申请拉开帷幕!Common APP是美国大学最常用的申请系统之一,与UC加州大学申请系统、Coalition申请系统并称为美本申请的三大网申系统。CA作为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大学申请平台,自其诞生以来,已经帮助了数百万的学生实现了大学梦想。

1、美国本科申请系统Common APP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Common App迎来了近年来最大规模的视觉与功能双重升级。导航更直观、信息组织更清晰,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完成申请旅程。功能调整如下:1、菜单栏更名2、“附加信息”部分调整3、新增问题更关注责任与背景4、移民身份选项更新5、ACT 成绩填报,支持更多组合6、推荐信邀请流程调整7、转学申请同步更新。

总的来说,今年Common App改革后,系统整体更加注重清晰度、包容性与信息精准性,以期能够帮助学生更顺利地完成申请任务。同时,美本申请填写的内容较多,建议大家提前整理好自己的相关信息,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一轮的申请季。

值得注意的是,2025Fall入学申请,共有123,813名国际学生递交了美本大一申请,同比增长1% 。在国际申请者群体中,中国申请者人数最多,共16,530人,同比增长6%,占国际申请总人数的13.4% 。中国学生申请人数在连续三年下跌后首次回弹,申请人数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2、申请季开始START

进入2026申请季,不少申请者已经开始摩拳擦掌,但你知道吗?今年的申请竞争可能比往年更激烈,一些原本“性价比高”的院校正在成为“热门香饽饽”,更加明显的变化在于,一些原本定位为“稳妥选择”的院校也开始变得不再那么容易申请。部分学校提高了标化和课业要求,甚至对国际学生收紧了录取政策。因此,对于计划申请的学生来说,早一步了解趋势、制定合理策略,已成为必要准备工作。

结合近期多方预测,以下几类大学极有可能在2025-2026申请季被“申爆”,申请者务必提前做好应对策略

01 TOP私立名校:藤校“溢出效应”

随着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藤校恢复标化成绩要求,不少申请者因“标化焦虑”转向第二梯队的私立学校,如埃默里,纽约大学等,导致这类院校的申请人数增加。

为何这些学校会“爆”?

藤校“溢出效应”:藤校规模小、录取人数稳定,标化政策恢复后,大量“冲藤”失败的申请者会转向第二梯队,导致竞争加剧;

高性价比:相比藤校,这些学校的学费更实惠,但学术声誉同样顶尖。如纽约大学(NYU)作为“无藤校之名,有藤校之实”的代表,也因“地理位置优越、专业设置齐全”成为申请者的“新宠”;

对国际学生友好:部分学校的国际学生占比约15%,高于藤校的10%左右,且录取标准更注重“综合素质”而非“标化分数”。
申请建议:

ED策略是关键:对于“重视早申”的院校,ED录取率通常比RD高2-3倍,务必抓住早申机会;

专业选择要“谨慎”:商科、工程、CS等热门专业的席位紧张,若以这些专业为目标,需提前准备相关背景(如竞赛、科研),避免“高估自己的录取梯度”。

02 老牌公立名校:“高性价比之选”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UMich)、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C)等老牌公立名校,因“教育质量高、学费低、对普通申请者友好”,成为2025-2026申请季的“申请红海”。

数据说话:

UCLA申请人数已连续5年创下新纪录,国际学生的录取标准也日趋严格;

UCB对国际学生的“标化要求”也在提高,且更看重“高中课程难度”(如是否修过AP/IB课程);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UMich)的“工程学院”录取率仅为12%,但“文理学院”的录取率为25%,申请者可通过“选择冷门专业”提高录取概率。

为何这些学校会“爆”?

性价比极高:公立名校的学费通常比私立校低30%左右(如UCLA2024-2025年学费约1.5万美元,远低于私立校的5万美元),且提供大量奖学金(如UMich的“国际学生 merit奖学金”最高可达全额学费);

学术实力顶尖:UCB的计算机科学、UCLA的心理学、UMich的机械工程均进入全美前5,教育质量不逊于藤校;

对“普通申请者”友好:相比藤校的“全才”要求,这些学校更看重“专业能力”,普通申请者只要“专业背景强”,仍有机会录取。

申请建议:

“院校+院系双分层”清单:若以这些学校为主目标,需构建“学校分层+专业分层”的清单,避免“将所有子弹打在同一专业池”;

优先选择“冷门”加州系学校:UCSB、UCI的录取率(约15%)高于UCLA、UCB(5%),但学术实力同样顶尖(UCSB的物理、UCI的生物均进入全美前20)

03 理工强校:只增不减的理工热潮

MIT、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Tech)等理工强校,因“理工科热度不减、毕业生就业情况向好”,成为2025-2026申请季的“理工科爱好者”的“必申校”。

数据说话:

MIT的申请人数已连续10年增长(2024-2025年申请人数超过3.3万),录取率仅为4.1%;CMU的计算机科学(CS)专业录取率仅为5%,低于藤校的8%;

UIUC的总体录取率从2020年的63.4%降至2024年的42.4%,其中工程学院的录取率仅为25%。

为何这些学校会“爆”?

理工科“刚需”:随着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企业对理工科人才的需求激增(如谷歌2024年招聘的工程师中,60%来自理工强校);

就业前景好:理工强校的毕业生起薪高(如MIT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起薪约12万美元,高于哈佛的10万美元),且就业率接近100%;

学术资源顶尖:MIT的人工智能、CMU的机器人、加州理工的物理学科均进入全美前3,是“理工科爱好者”的“圣地”。

申请建议:

专业背景要“硬核”:理工强校看重“科研能力”,若申请CS专业,建议提前准备“竞赛奖项”、“科研项目”或“实习经历”;

避开热门专业:若申请者的背景一般,可选择“冷门”理工科专业,录取率会比CS、工程高1-2倍。

04 国际生扎堆: “保底校”恐变“难申校”

罗格斯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马里兰大学公园分校、普渡大学等Top30开外的学校,因“有突出特点、对国际学生友好”,成为2025-2026申请季的“新热门”。这些学校虽然排名不高,但“地理位置优越、实习机会多、专业设置实用”,成为国际学生的所谓“保底首选”。

数据说话:俄亥俄州立大学近些年录取率都稳定在50%以上,而且申请不要求额外提供小文书,还提供早申轮次;普渡大学由于其申请人数暴涨、学术声誉稳步提升,该校对国际学生的录取要求显著提高。数据显示,中国新生录取人数锐减75%。曾经的“保险牌”,如今变成了“硬仗”。

为何这些学校会“爆”?

“低门槛”错觉:不少学生认为“区域强校容易申请”,但实际上,罗格斯的录取率已从2020年的60%降至2024年的45%,马里兰大学公园分校的工程学院录取率仅为30%;

地理位置优势:罗格斯大学靠近纽约(车程1小时),马里兰公园大学靠近华盛顿特区(车程20分钟);

实习机会多: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在东海岸企业(如摩根大通、亚马逊)的就业率高达90%,是“想留美工作”的学生的“首选”。学生可在大二、大三获得实习机会,为就业铺路。

申请建议:

不要把它们当“保底”:若申请者的背景一般,建议将这些学校作为“主目标”而非“保底”,避免“保底校”变“拒信校”;

突出实用能力:这些学校看重“实践能力”,文书中可强调“实习经历”、“项目成果”;

利用‘校友资源:若有校友(如学长、学姐)在这些学校就读,可请求他们写推荐信,或了解“学校的录取偏好”。

26申请季 需要“理性”而非“盲目”

2025-2026美国申请季,对于申请者来说,提前准备、理性选择、策略性申请是关键:“匹配度”比“排名”重要:不要盲目“冲排名高的学校”,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地理位置、校园文化”的学校,才能“读得开心、学得好”。

从目前的数据和风向来看,2026年申请人数可能继续上涨,早申比例也会继续提高,可能会出现”不早申等于白申”的情况。而在经济环境催生的性价比考虑下,公立大学的申请量也会见涨,地处大城市、就业机会多的学校会更受欢迎。专业选择也大概率偏向实用化——STEM专业、商科等就业导向强的专业会持续火爆。

最后提醒:申请季的竞争永远是“准备充分者”的游戏,若你想在2025-2026申请季“脱颖而出”,从现在开始准备标化、学术背提,才能“稳操胜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