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大学 > 美国大学申请 > 美国大学的社团应该怎么选?保姆级申请攻略来了~

美国大学的社团应该怎么选?保姆级申请攻略来了~

美国大学申请

对于计划去美国留学的同学来说,了解美国大学的社团文化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学习节奏,还影响着未来生活安排。

通常大学生活头一个月,诸多社团招新活动就会开启。然而,有学生反馈,他们心仪的金融、咨询类社团已开启申请通道。可他们满心期待地在社团外排队一小时,连门都没进,社团就停止招新了。这样的场景,想必不少学生都经历过。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与心仪社团擦肩而过呢?

美国大学的社团类型

美国大学社团文化底蕴深厚,社团种类繁多,主要涵盖以下几类:

学术型社团:例如商学院量化投资俱乐部、计算机专业编程俱乐部,以及院级、校级辩论社等。加入此类社团,学生不仅能掌握专业技能,还有机会参与各类内部或更大规模的竞赛与活动,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文化/社交类社团:像中国学生会、音乐社、舞蹈社、二次元文化社团等。这类社团活动丰富多样,学生能结识众多具有相同文化和兴趣背景的校友。社团活动通常面向全校开放,社员需承担组织、宣传、表演等工作,是锻炼个人能力的绝佳机会。

公益实践类社团:此类社团鼓励学生为社区和大学贡献力量,活动内容涵盖环境保护、校园爱心设施搭建等。参与其中,学生既能深入了解当地社会,又能提升社会责任感,积累相关实践经验。

体育运动类社团:不限于加入校队,许多运动类社团旨在招募运动伙伴。社团收取的会费用于租赁场地,甚至聘请专业教练。学生还可通过社团接触小众运动,学习新技能。

独特的Greek Life文化

美国大学还有独具特色的Greek Life文化,即兄弟会(Fraternity)和姐妹会(Sorority)组织。

兄弟会/姐妹会代表着一种社交圈和人脉资源。相较于普通社团,它们更注重成员间的紧密联系,即便毕业后,成员仍会被视为社团的一份子。借助这样的成员关系网络,社团不仅能邀请各界人士参与日常活动,还能在成员日后职场发展中提供各行各业的资源支持。

不过,这类组织准入门槛高,筛选流程严格。不仅考察学生的GPA,还需通过多轮面试,考核候选人的个人气质、魅力和能力是否与社团契合。

但兄弟会/姐妹会在美国也饱受争议,原因在于存在高额会费、严苛条例、夸张的入会仪式以及社团内的等级制度等负面问题。

最难进的社团,有何特殊之处?

新学期伊始,不少新生会参与社团展示“Club Fair”。活动现场,无数社团和兄弟会的学长学姐们拉起色彩斑斓的横幅,热情地向新生推荐自家社团。

其中,排队最长、最受新生关注的,往往是学校里精英汇聚的金融和咨询社团。这类社团要求新生在开学第二周就提交申请,且选拔流程极为严格:需提交简历、申请信,撰写阐述兴趣与申请意向的简短文书,还要经历2 – 3轮面试。

为何新生刚开学就争着加入这类社团呢?

这类社团历史悠久,有着“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能提供独家的校友资源。获得社团同门的认可与内推机会,远大于普通校友。

以精品投行为例,像Evercore、Moelis等,入职后年薪可达百万,门槛虽高,但会固定从学校的1 – 2个精英社团招人。比如纽约大学,精品投行每年会优先从NYU Finance Society和Quantitative Finance Society的内部成员中选拔人才。这也使得非此类社团成员的“圈外人”,进入精品投行的难度大幅增加。

若想冲刺顶尖投行和MBB咨询公司,在大一下学期前加入学校里最有价值的社团十分必要。

社团面试,都有哪些流程?

开学1 – 2周:Rush Week

开学初期的一周内,新生要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与多位社团成员进行约咖啡等形式的交流(networking)。若获得社团的“bid”,通常会在周五接到祝贺电话。

开学2 – 3周:Interview Week

竞争激烈的社团,面试难度也大。一些咨询社团,如180 Degree Consulting,会要求面试者现场分析案例或解答市场规模估算(market sizing)问题。金融社团的面试内容更多,涉及公司估值、股票推荐(stock pitch)相关问题,还会从面试者对近期市场新闻的理解考察其金融素养,通过脑筋急转弯等小问题考察逻辑能力。

开学3周后:Pledging Period

面试结束后,部分社团会直接录取通过面试的同学。而商科类的兄弟会则会开启长达8 – 10周的pledging period,期间会对申请者进行额外考核并安排项目(projects)。

新学期已然开启,期待同学们都能找到心仪社团,开启精彩的大学生活!

在大学社团招新过程中,学生需提前了解各社团的特点与要求,做好充分准备。而对于兄弟会/姐妹会这类组织,要谨慎考虑其准入门槛与可能带来的影响。希望这份招新秘籍,能助力学生顺利加入心仪社团,开启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