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申请百科全书!从申请轮次到材料清单,从入门到精通
“美本申请到底要准备什么?”“ED、RD都是啥?”“Common App怎么填?”…… 别慌!这篇美本申请终极扫盲帖,让你从新手小白变身申请达人!
01 美本申请轮次
美本申请不是一次简单的提交,而是一场讲究策略的战役。了解不同申请轮次,是制定美本申请策略的第一步。
ED (Early Decision) 提前决定
特点:具有约束力,一旦录取必须入学。
策略:用于你的梦校,通常录取率高于RD轮次。美本申请选校时,ED选择需格外谨慎。
EA (Early Action) 提前行动
特点:无约束力,录取后可以不去。
策略:提供早申早得的机会,不限制你的选择,是美本申请中降低风险的绝佳方式。
REA/SCEA (Restrictive Early Action) 限制性提前行动
特点:无约束力,但会限制你申请其他学校的ED或EA。
策略:常见于顶尖名校,是美本申请高手间的一场博弈。
RD (Regular Decision) 常规申请
特点:无约束力,申请截止日期最晚。
策略:最主流的申请轮次,是美本申请大军的主战场。
Rolling Admission 滚动录取
特点:先到先审,录满为止。
策略:尽早提交,机会更大。
02 美本申请系统
大部分美本申请都需要通过以下一个或多个系统来完成。
1、Common Application (CA) 通用申请系统
覆盖范围:最主流,被900+所美国大学使用。
核心:一篇主文书用于所有CA成员学校。
2、Coalition Application (Coalition) 联盟申请系统
特点:更注重学生的成长背景和获取资源的能力。
核心:内置“虚拟储物柜”,鼓励学生从9年级开始积累材料。
3、UC Application (加州大学系统)
特点:加州大学9所本科分校独立的申请系统,不接受Common App。
核心:一套材料、一篇文书,同时申请多所UC名校。
4、美国大学自有系统
例如:MIT、乔治城大学等使用自己独立的申请系统。
03 美本申请材料
一次完整的美本申请,就像准备一份精美的个人档案,通常包括:
学术成绩
高中成绩单 (GPA):最重要的学术能力证明,体现长期学习状态。
标化考试成绩:SAT/ACT成绩,以及国际学生所需的托福/雅思成绩。
文书 (Essays)
主文书 (Personal Statement):展示你的个性、成长和价值观的核心材料。
小文书 (Supplemental Essays):回答学校特定问题,证明你与学校的匹配度。
推荐信 (Recommendation Letters)
通常需要2-3封,来自核心课程的老师(如数学、英语)和班主任/升学顾问。
活动列表 (Activities List)
用10个活动展现你在课堂之外的兴趣、领导力、责任心和成就。
其他材料
简历、作品集(如艺术、建筑专业)、面试(如InitialView)等。
04 美本申请条件
成功的美本申请,是以下条件的综合体现:
硬实力 ( measurable)
GPA:高中在校成绩的生命线。
标化分数:叩开名校门槛的敲门砖。
课程难度:AP、IB、A-Level等高阶课程能显著增加竞争力。
软实力 (Intangible Qualities)
个人特质:通过文书和活动展现的你,是否独特、有思想、有潜力?
匹配度:你是否深入了解学校,你的目标是否与学校的资源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