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申请也有关系户?一篇搞懂Legacy录取制度
许多申请人一定都多少听说过美国大学在录取过程中有一项神秘的因素,叫做 Legacy,但很少有人真正清楚它到底意味着什么。
美国大学的Legacy录取=“校友子女优先”。父母(有时祖父母/兄弟姐妹)读过某校,你申请该校时会被额外“加分”。它不是保送,但在很多名校能把录取率从5%拉到30%。
一、Legacy的准确定义&诞生
为什么会有Legacy?
① 资源逻辑:校友是捐款主力军。哈佛年捐款420亿美元,70%来自校友。
② 网络逻辑:校友子女更易成为“活跃校友”,帮学校维系社群、Legacy带来捐款→资助贫困生,交叉补贴。
③ 历史惯性:早期只收WASP男性,Legacy是维护阶层的“合法”工具。
哈佛:父母、只看本科、祖父母不算。
宾大:父母+祖父母、本科/研究生都算、早申(ED)权重最大。
哥大:父母、本科/研究生都算、仅“细微优势” 。
康奈尔:父母+祖父母 | 本科 | 占新生15% |
MIT/Caltech:无、完全不考虑,要进麻省理工学院,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困难的方式。
关键备注:大多数学校只看“父母本科”,个别延伸到祖父母;研究生基本不算。
二、数据说话:Legacy到底多“好用”?
Legacy≠拿钱买学籍。招办表述多为“Among equally strong applicants, legacy may receive an additional look.” 但统计结果看,优势接近5倍。
同时,斯坦福大学最新政策、继续考虑Legacy制度放弃每年300万美元加州助学金。一心想保留Legacy(校友子女)录取优先权,决定退出加州助学金计划(Cal Grant),放弃州政府的财政援助。
最新政策地图:
已完全取消/声明不考虑:
MIT、Caltech、UCB、UCLA、CMU、Amherst、Johns Hopkins、Washington U in St. Louis。
州层面立法禁止(含私立):
加州:25-9-1起,斯坦福、USC、Santa Clara必须停;
科罗拉多、弗吉尼亚、马里兰:公立已禁,私立仍可行;
纽约州:正在议会闯关,预计2026年落地。
仍在观望的藤校: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宾大、哥大、布朗、达特茅斯、康奈尔—暂无官宣取消,但内部已下调权重。
申请:表格怎么填?ED?
① Common App里长什么样?
位置:Supplement → “Alumni/Parent Information”
问题:关系+毕业年份+学院(精确到本科学院)
② 早申(ED)与Legacy叠加
宾大:ED阶段Legacy权重最大,RD明显减弱。
杜克:Legacy在ED中可多一轮审查。
经验值:ED+Legacy≈录取率再翻倍。
③ 没有Legacy的申请者怎么办?
选校策略:多把MIT/Caltech/CMU放进清单;
活动策略:强化“第一代大学生”身份,多学校有专门配额;
文书策略:避免“我父母没上过大学所以我很惨”套路,突出自我驱动。
家长&学生行动清单
有Legacy的学生:
① 确认父母/祖父母毕业学院+年份
② ED策略
③ 预约校友办info session(8-9年级梳理档案,11年级暑假定校、学校校友办邮箱、CDS数据、校友子女群等)
无Legacy的学生:
① 选校时剔除Legacy权重高的校
② 强化第一代大学生叙事
③ 关注取消Legacy的学校(10年级开始选校,11年级夏校、College Kickstart、Scoir等)
Legacy在美国仍是显性优势,但窗口期正在缩小。有Legacy≠稳录,无Legacy≠绝望,关键是让招办看到你“与学校DNA匹配”。选校策略>Legacy身份,提前规划>临时抱佛脚。你认为Legacy应该被取消吗?留言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