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高中 > 美国初中 > 如何做美初申请前的学校研究 | 美国寄宿初中申请攻略系列

如何做美初申请前的学校研究 | 美国寄宿初中申请攻略系列

美国初中

我们在准备申请美国寄宿初中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开展对学校的研究。有些朋友会有疑问:为什么要做学校研究?总共就10所寄宿初中,能有多大的差别?留学顾问都有学校的资料,家长向顾问了解就是了,为什么还要自己花时间去做学校研究?

我们今天就来谈谈美国的寄宿初中申请前的学校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为什么要做学校研究

2. 怎么做学校研究:去哪里找资料,看什么资料,怎么分析这些资料

a. 学校官网

b. 第三方网站

c. 维基百科

d. 在校生和校友

3. 学校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为什么要做学校研究

1) 做学校研究的首要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的孩子选择最合适的学校。

有家长会有疑问,总共10所学校,我全部都申请就好了,能有多大的差异呢?在这里,我要再次和大家强调,和国内的教育同质化不同,美国的私立学校的多样性是需要注意的。

在国内,我们选学校一般比较中考、高考分数和升学结果就可以了,最多关注下特色课程,相对比较简单。

而美国的私立学校,由于不需要统一教材,升学考试也有各种不同的测试并且也没有义务公布测试成绩,升学的结果对我们中国家长来说更是摸不着头脑,在国内常用的方式在选择美国寄宿学校时不起作用了。

说回寄宿美初,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互相之间的差异,不单单体现在硬件设施上,还体现在地理位置、课程设置、运动队和艺术俱乐部、特色的课程上;同时,学校的气氛、教职员工和学生相处的模式和毕业校友及在读学生的反馈,也是能帮助我们选择最合适的学校。

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这些学校中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能让孩子在未来的几年中在一个让他们感觉比较好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2) 其次,做好学校研究,对后续申请时候的访校和面试的准备能有很大的帮助

访校和面试的时候,申请学生和家庭与学生导游、面试官有充分的沟通时间。如何能利用好这段时间,与学生导游和面试官有高质量的沟通,体现出对学校喜爱和关注,是很有讲究的。

没有做好学校研究的家庭,对学校一些基本信息都不了解,会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一些官网上都可以查到的问题上,既不能得到有效的信息,又让学校怀疑你们是否真的对学校有兴趣。而认真做过学校研究的家庭,能和学生导游和招生官有深度的交谈,获得更多的有用的信息,也能体现申请学生和家庭对学校的兴趣,给招生官留下好的印象。

3) 学校研究的内容,能帮助孩子收到offer和就读以后的安排

收到offer以后,就读学生需要有一系列的沟通和安排,包括适应准备、选体育项目、选课外俱乐部等。基于前期的学校研究,新生家庭能很好地做出各种选择。即便是有些不够了解的地方,基于对学校的了解也能很清晰地知道应该如何考虑。这些安排做得好,能给第一次离家上学的孩子做好充分的准备,帮助孩子在入学以后迅速地融入学校生活。

4) 为以后的高中的学校选择做准备

寄宿美初最高到9年级为止,就读寄宿美初的孩子,在8年级或者9年级就会再次启动高中申请的流程。相对而言,寄宿美初一共就10所,在学校研究和选择上相对容易。而到高中阶段,可以选择的学校范围就很大了,大家经常说接收国际学生的寄宿高中是300所,私立走读高中更是数以千计。因此到了申请高中那时候,学校的选择就更为重要也更有难度。在寄宿初中阶段的学校研究,可以作为高中选校的预演,为以后高中的学校研究积累经验,在高中申请阶段能够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高中的学校选择。

2. 怎么做学校研究

a. 学校官网

学校官网是最权威的学校信息来源,是我们做学校研究的首要阵地。由于寄宿美初的数量比较少,就只有10家,建议家长对每一家学校的网站都进行一下研究。

在学校官网上看什么?怎么分析?

学校官网上基本都会有几个模块,我们以男校CardiganMountain School的官网主页为例来介绍下各个模块:

– About(学校概况)

这个模块通常会有学校的愿景、教育理念、学校的历史、学校的发展计划、校长的欢迎信、学校的地图、教师名录、学校基金会等等信息。主要可以看下学校的理念以及未来的发展是否可以符合家庭和孩子的想法。

– Admissions(学校申请申请要求和流程)

这里有与学校申请有关的所有信息,包括申请流程、录取要求(如有)、学费、招生官信息、招生活动和开放日安排、常见问题,还有在线申请入口,信息表填写入口和预约访校的入口等。这个模块是所有家庭应该重点关注的,有关申请的所有信息都在网站上有很详细的介绍。仔细把这部分内容通读下来,你就知道整个申请应该怎么做了。

– Academics(学术课程)

这个模块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这里会介绍学校的教学的理念、常规课程、特色课程、阅读计划、评定等级标准等与学术有关的内容。通常学校在申请高中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支持也在这里会有一个子模块介绍,这部分家长可以重点关注下学校历史上高中录取情况。有些艺术比较强的学校,会把艺术有关的内容再独立开来作为一个模块详细介绍。从学校的特色课程上,往往可以看到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差异,分析是否和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相匹配,是在选校的时候比较关键的一个比较点。

– Athletics(体育项目)

运动在美国的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寄宿学校每天三点半之前结束学习后,有两个小时的运动时间。一年三个学期,每个学期根据季节性,都有不一样的运动项目可以供学生选择。这部分通常会有学校的体育项目、体育设施介绍,有校队/预备校队的比赛日程,有运动队教练的信息等等。有些学校有特别的运动项目,会在这里有详细的介绍。

– Student Life(学生生活)

这部分内容就是家长关心的在校生活部分,从各个方面介绍学校的社区理念、生活设施、学生支持系统、身心健康等。对于国际生来说,可以关注介绍寄宿生活的子模块,里面会介绍宿舍情况、周末活动等等。

– Giving(捐款)

美国的私立初中一般没有政府拨款,需要自己筹集资金维持运行和发展,私立学校的家长和校友是有捐款的文化的。这部分中会介绍学校的年度基金、筹款活动等信息,也有捐款的入口。

– Summer(夏季课程)

很多寄宿美初都有夏季课程或者夏校。这里有只针对本校学生的夏季课程,也有开放给其他学生的夏校。在申请之前去参加目标学校的夏校是体验寄宿美初生活的很好的方式。如果有意向可以到这个模块中查找信息和申请。

Tips:

各个学校官网的结构略有不同,但模块基本就是以上几个,家长自行浏览匹配即可。

建议在浏览官网之前,先将自己关注的信息列出来,然后再看官网的时候把关键信息整理出来后,制作自己的学校档案,方便后续的比较。

从文字上看,各个官网有时候会觉得大同小异,很难看出学校之间的区别。在访校以后,结合访校的直观感受,回去再看官网,往往能对学校之间的差别有更深刻的认识。

b. 维基百科

在维基百科上可以搜索学校的百科主页,也是一个很好的了解学校概况的方法。和其他第三方网站相比较,维基百科的学校主页上还会有比较简洁而全面的学校所在社区的介绍,例如人口、气候条件、交通、经济情况等,对于了解学校周边的情况会很有帮助。这个功能在未来高中学校研究,尤其是走读学校研究的时候尤为有用。我还喜欢在维基百科上看下该学校的著名校友信息,看看有没有自己熟悉的名人,虽然初中高中阶段还在人格形成的初期阶段,但同样也是很关键的阶段,了解校友情况有助于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

c. 在读学生、校友和家长的评论

以上的方式,属于客观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由于教育是一个高度体验性的产品,因此在读学生、校友和家长对于学校的主观评价,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补充信息。

– 从哪里获得在读学生、校友和家长的信息?

访校时的学生导游

直接向学校招生办公室询问是否可以介绍在读学生和家长

各个顾问机构、英语培训机构、专注教育媒体的家长群

第三方网站上的学校主页后的评论

– 向在读学生、校友和家长了解什么?

客观信息:学校的硬件设施,课程设置,毕业走向等

在学校主页上未提及或者不清楚的部分

和自己孩子密切相关的具体的问题

Tips

尊重在读学生、校友和家长的时间,不要问一些基本的问题。学校网站上有的、第三方网站可以查到的,请自行做好功课或者让顾问帮你了解好。能够提供帮助的学生和家长都是热心人,但是不要去滥用对方的时间,尊重对方的无偿付出。

问题要具体,有针对性,才能获得你想要的信息。避免问一些过于宽泛的概念性的问题。例如,最常见的“这个学校好吗?”,在大家对于“好”的概念没有一致之前,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问题。不如问“请问这个学校让你觉得最好的三个方面和让你觉得最不好的三个方面”,能让你得到更加有价值的回答。也可以针对具体关心的问题提问,例如,“请问学校在电子产品方面的管理要求是怎么样的”,也更容易得到有价值的回答。有效的问题综合起来,能帮助家长得到相对客观和全面的信息。

3. 在学校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孩子是选校的主体,孩子的参与是学校研究的首要条件

2) 以终为始,思考孩子适合什么样的学校,是与学校研究并行的主线,不可忽视

3) 信息收集很重要,独立思考和分析更重要

4) 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避免被信息淹没

5) 做好信息的整理和记录,便于后续的比较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个不可复制的动态过程,是家庭教育、孩子本身性格、学校教育、社会影响等综合的结果。学校对孩子来说适合与否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非绝对的概念,因此在选校和学校研究上家长们也不需要过度纠结于细节,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焦虑。入学只是一个开始,后续孩子在学校的发展也是需要关注的。

祝愿大家能在学校研究中进一步了解美国中学的教育体系,并选到合适自己孩子的学校。